庄 辛
罕见的漫天飞雪,阻断了人们外出的脚步,然而,一些专
家和记者却从京城的不同角落,饶有兴致地赶赴由中国对外演
出公司牵头召开的一个特殊的研讨会。
会议缘起于第二届亚洲艺术节。历时三个月的第二届亚洲
艺术节,继来自亚洲的八个国家的十四个艺术团二十一场风格
迥异的精彩演出之后,近日在著名舞王比尔祖·马哈拉吉才情
洋溢、曼妙轻松的“卡塔克舞”节奏中圆满地落下帷幕。曲虽
终,人未散,对于一个“逆(主)流而上”并有意年年举办的
艺术节,无论是业内专家,还是主办单位中演公司,似乎都有
许多话不吐不快。
在经济优势的前提下,西方强势文化占据了诸多话语权。
中国艺术包括亚洲艺术始终处于弱势,不足以让世界听到其声
音。长期以来,中国演出市场形成一个怪圈,欧美一个名不见
经传的演出团体来华演出,效应也要比亚洲一流的艺术团体大。
而我们自己许多堪称世界一流的优秀艺术,却往往因为不是“
西洋艺术”,而被一概斥为“俗文化”,不予重视,正是所谓
“灯下黑”。
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强烈意识到,无论从世界文化多元化或
者自身文化发展角度,中国文化乃至亚洲文化都不应成为欧美
文化简单的拷贝。亚洲要有自己的声音,需要采取集约方式,
把若干个亚洲的艺术品类集中展示,形成规模,让人们关注,
这是亚洲艺术节兴办的初衷。
这个世界如果只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必然单调、寂寞,
也不美。因此,无论赚钱还是不赚钱,中演公司总经理张宇都
表示要把亚洲艺术节办下去。这是研讨会传递给大家的最鼓舞
人心的信息。但是,亚洲艺术节到底如何定位和操作并实现初
衷,有关方面还需深下工夫。一些主流媒体也表示应给予正确
的舆论导向。
《人民日报》 (2000年01月14日第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