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过来人”讲述辞职经历,寻找自我价值成为共鸣
工作一两年的新人跳槽意愿最强烈,专家称裸辞之前先看个人实力
漫画 何朝霞
10月底,长沙五一大道一家餐厅里,一群年轻人为“散伙”举杯,他们当中又有人辞职了。与此同时,他们的另一位朋友晓峰,正在遥远的郑州开始见习。半年前,晓峰辞职离开长沙,周折几个月,终于找到第二份工作。
就在两年前,他们同时大学毕业,从四面八方会合到长沙,开始描绘各自或清晰或模糊的未来……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一项近2万人参与的2012年职场人跳槽调查显示,今年9月以来,已有29.93%的人完成了跳槽计划,比去年增长7.3%。“已经跳槽或者有跳槽想法”的占77.89%,其中1-2年的职场新人跳槽意愿最为强烈。
A 工作一两年,他们裸辞了
晓峰:在外久了,就想回去
“在外久了,就想回去。”晓峰(化名)是广东人,2010年毕业后进了长沙一家媒体。
“我喜欢摄影,它可以让我见到更多东西。”晓峰对生活要求不高,每个月300元租个单间,却喜欢背着相机“暴走”,硬是把自己从一个外地人走成了长沙的“活地图”。
但是,他对长沙的熟悉只是外在的,“要融入一个地方就要对这个地方有感情”。在长沙两年,除了几个要好的同事,晓峰没有太多朋友。更重要的是,他想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却发现找不到进步的空间和方向。
“我想在有更多年轻同事的部门,可以有更多交流和共鸣,也可以向他们借鉴学习。”今年4月底,晓峰办完离职手续,离开长沙。
杨欧:这不是我要的工作方向
和晓峰同龄的杨欧是长沙人,在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长沙分公司从事技术工作。虽然待遇并不算高,不过当时他并不介意,他说主要是因为“工作岗位与我的发展方向比较一致”。
正式入职三个月后,杨欧发现落差非常大。“我知道绝大部分工作都有落差,只不过有一个限度。”他发现这种大型企业,本身分工都很成熟,每个人的发展也基本限定。“你基本能看到两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那不是我的方向。”杨欧开始考虑辞职。
“其实一直都在衡量,从找工作开始直到工作一年里,一直都很迷茫。因为就算自己想做什么,但是现实是很难找到那么合适的工作,让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2011年1月底,在工作不到半年后,杨欧正式辞职,他想“去外面的世界闯闯”。
林珊:行业不景气无力回天
比起两位目标明确的男孩,24岁的浏阳女孩林珊(化名)从求职到辞职,想法都特别简单。“当初毕业后,都没有仔细找工作,就去了广州一家企业的宣讲会,他们给了我offer,我就打包去了广州。在广州挺好的,公司的氛围也很好。但是行业不景气,有些无力回天。”今年5月,工作2年后,她辞掉了这份工作。
像他们这样,不找下家直接辞职的行为被称作“裸辞”。“裸辞”在80后职场新人身上尤为突出,辞职后他们也不着急找新工作。
智联招聘就今年秋季职场跳槽情况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待遇低”和“企业发展没有前途”是导致职场人跳槽的主要原因。还有少部分人跳槽“没有任何理由,只是认为到了该跳槽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