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枪手集团”,有无内鬼腐败?

背景:6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首场考试还在进行中,媒体就爆出猛料,称记者卧底半年多,打入一个跨省组织替考的团伙。最具冲击力的是,就在这篇报道发出之时,包括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

新京报发表观点:据报道,一名“枪手”组织成员最初介绍,“替考组织声称可以凭空造一个不存在的人的完整信息,包括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等。”其称,“上线”告诉他,由于系统内信息和“枪手”面孔、所出示证件一致,考场查不出来。众所周知,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的办理是十分严格的,为何这一组织却可轻松办出来?——这不是制造假身份证、假学籍,而是可以进入到教育系统中的真学籍、真身份。这无疑暴露出当地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必须严肃追查内鬼,深挖替考背后存在的利益链。

京华时报发表铁永功的观点:科场舞弊,在古代是重罪,甚至有人要上断头台的。虽然严刑峻法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对替考行为处罚过轻,无异于纵容违法犯罪。据报道,媒体暗访后选择报警,并得到了警方配合。我们希望,警方在查处替考者、组织者之外,还要查清是否有公职人员为替考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而在本案之外,如何让替考舞弊链条上的所有人都罪当其罚,让违法犯罪者付出的代价足以警示后来人,是更值得关注的课题。

小蒋随想:几乎每年都有高考舞弊、替考丑闻,尽管一些案件的当事人被判刑,但来年还是会有以身试法者。这一方面说明侥幸心理是人性中的一种劣根;另一方面表明,一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试图通过歪门邪道“改变命运”。高考制度备受争议,但在高考仍未发生根本变革的背景下,维护它的公平公正性,不能有任何妥协。高考舞弊或替考存在“内鬼”魅影,难掩某种权力腐败。有腐败的地方,就有制度漏洞与监督短板。堵漏、监管、严惩,一个都不能少。

高考作文“难为”人,甭怪众人“发难”

背景:一年一度的高考揭幕,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安徽卷《蝴蝶翅膀颜色》被公众吐槽最多。

南方都市报发表兽兽的观点:参加过高考的人如我,无论是读文学系还是后来多年的写作,都在拼命摆脱中学作文训练和“高考体”的影响:包括重观点而轻经验,喜用排比,爱堆砌华丽辞藻。写东西爱用“全知视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懂,非黑即白,书生可谈天下事,却不足以语人生,等等。不过,这大概也怨不得中学语文老师,因为整个社会的风气是这样,爱谈大道理,不解身边事。这么看的话,今年我最喜欢的高考作文题是新疆的试题,女儿举报老爸交通违章,给当事人、女儿和警察写一封信,好就好在容易带出考生的具体实感,议论成分可以低些,当然,就好像有网民说的,假如你家买不起私家车,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京华时报发表顾昀的观点:人们拿高考作文题开涮,还可能有“报复”的心理作祟。只要上过学、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曾被高考作文题“虐”过。小学开始写作文,从分段落和归纳中心思想,从记叙文到议论文,在模板化、应试化的作文规训下,许多人掌握的不是写作技巧和思想表达,而是如何揣摩题意、迎合考试需要。常年接受这种写作训练,心里难免留下阴影。有人说,高考过去那么多年了,还不时会做关于高考的噩梦。高考作文题,因而难免成为人们发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小蒋随想:当下还是一个品头论足的时代,甭管什么事搁在网上、发在媒体上,人们都会七嘴八舌说道说道,何况是“众矢之的”的高考?加上“文无第一”的特性,对于高考作文的出题水平以及高分作文的好坏,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年,高考作文题目也越发刁钻古怪,就连一些“著名作家”都感叹自己写“难及格”。作家未必能写好作文,究竟是作家水平不行,还是作文太难? 既然高试的命题是成心给学生制造难度,也怪不得人们反过来吐槽“发难”。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