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辽阳二人转

2018年05月11日15:40  
 

辽阳地秧歌是辽阳二人转的母体。经过一二百年的孕育发展,在18—19世纪,辽阳二人转逐渐形成。

二人转有“南浪北唱”一说,其“南浪”即以辽阳为代表。辽阳二人转以舞见长,讲究稳中求浪。辽阳二人转“浪三场”最具特色,头场看手,表演少女梳洗打扮,手法细腻;二场看转,表演男女路上观景扑蝶,生动活泼;三场看走,表演追逐秧歌队嬉戏打闹。辽阳二人转有夸大板、霸王鞭、手玉子、扇手绢四大绝活。

早在1911年,辽阳就有玻璃脆、小金花、赵二浪、赵三浪等职业艺人到农村演出二人转。1913年前后,程喜发之师陈海楼受戏楼跑堂扔手巾板的启示,改手绢四角为八角,练出了各种飞手绢的绝活,在艺人中广为流传。其善唱《蓝桥》,广受群众喜爱。《盛京时报》还曾于1917年和1919年分别报道了辽阳二人转戏班在本溪和辽阳市陈家屯一带演出的消息。当时的二人转演出局限于农村的集镇,仅仅是在地秧歌等原有艺术形式基础上的再加工,演出形式简单、场所简陋,艺人全部是男性。晚上演出时,观众看不清艺人的表演,所以艺人只能拿着蜡烛或手端油灯碗,边唱边舞边照明,由此产生了“唱灯碗儿”一说。

辽阳二人转最活跃的时期当属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当时有“辽阳陈子良,相好嗓好肚囊宽”“辽阳王成业,舞美嗓亮重硬唱”“辽阳肖玉厚,以拉场戏为主,唱青衣拿手”等赞语。其中的王成业,艺名“白菊花”,擅唱《开店》《双锁山》《下南唐》《盘道》《浔阳楼》《赔情》《蓝桥》等曲目,曾被邀请至张作霖的大帅府演出,当时有“看了白菊花,一辈子不想家”的俗谚。他女儿筱桂荣,现在是辽阳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二人转班虽屡遭当局的取缔、禁演,但由于群众基础深厚,艺人队伍仍不断扩大,在音乐伴奏方面还增加了笛子等乐器,极大地丰富了二人转的表现力。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二人转艺术在辽阳地区进入鼎盛时期,表演、伴奏及舞美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表演上以传统表演方式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舞蹈和戏曲等表演艺术;唱腔中汲取了民歌中的精华,表演上更加规范化;伴奏的乐器中率先引入了电子琴、电吉他、电贝司和架子鼓等电声乐器,增强了视听效果并创作出大批现代曲目,在市、省乃至全国多次获奖;舞台装置上也增添了扩声设备及各种灯光设施,观赏性更强。此外,在服装、化妆及头饰等方面也都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

2007年,“辽阳二人转”入选《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筱桂荣与高光武表演二人转

(责编:刘江南(实习生)、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