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记者节,揭秘“任仲平”:他这样跟年轻人“网聊”

人民网记者 彭心韫
2019年11月08日10:41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编者按:在全国党报中,人民日报评论部第一个设立了新媒体编辑室。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的“你好,明天”“微评”,到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上的“睡前聊一会儿”,从大气磅礴、一字千钧的“任仲平”,到犀利直接、针砭时弊的“人民时评”……人民日报评论君放下保温杯,玩转新媒体,他们生动有趣、理性坚定、眼里有光。

今天是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强国论坛专访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评论室主编姜赟,通过他的视角和经历,一起来看看党报评论君的成长故事,这也是全媒体时代一名普通记者的职业故事。

人物简介:姜赟,1981年生,浙江籍,清华大学硕士。2006年进入人民日报总编室工作,先后任经济版、社会版编辑;2013年6月至今,任评论部编辑、新媒体评论室主编。

代表作:《每一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核心意识”》《两会侃侃谈》《媒体公信需要自我救赎》。荣获过中国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全国两会人大好新闻一等奖,等等。

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评论室主编姜赟做客强国论坛 王喆/摄

多次斩获中国新闻奖 “秘诀”是什么?

强国论坛:首先祝贺评论部的作品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作为同行,想先问问,拿中国新闻奖,特别是多次拿中国新闻奖,有没有“秘诀”?

姜赟:十分感谢。任仲平文章《创造历史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既是对我们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鞭策,认可我们对评论传统的承续与创新,以此推动我们对政论表达形态的革新与探索、认识递进与思想升华,鞭策我们乘势而上,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不断创造佳作。

说起秘诀,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日报70多年的评论传统沉淀。人民日报评论有着光荣的传统,有在“文旗随战鼓”的时代洪流中书写中国新闻史上的传奇,有在改革开放大幕将启之际发出正义呐喊,有在新时代激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雄辞伟论。其中,深厚的写作传统、深沉的价值追求、辨识度高的思想气质一脉相承,通过评论部“大手拉小手”的生产方式不断赓续演化,将70多年来的历史积淀转化成人民日报评论的独特优势。

二、不断迭代创新的“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的生产模式。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卢新宁曾这样概括:“七八条枪”说的是任仲平成员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有部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七上八下”,指的是反复推敲,不断解构再结构的过程;而“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谁都可以表示不同看法。

近年来,任仲平的“七八条枪”,已经更多来自报社评论部,除了社长、总编辑、分管副总编辑外,大多是年龄不一的评论员们,最小的参与者已经是90后了。同时,这样的“七八条枪”保持着很强的开放性。很多任仲平在撰写之前,我们还会召开专家座谈会,将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意见汇于一炉消化吸收,形成我们文章的血肉。然而,不管写作成员怎么变,“七上八下”几易其稿的反复推敲,“七嘴八舌”议论风生的民主气氛,在写作中依然延续。

三、三种体系的构建。第一是价值体系始终恒定。当前的评论竞争,不仅比速度和平台,更比角度和深度,是一种价值观的较量。恒定的价值体系来自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坚持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第二是知识体系的完备。舆论格局不断变化,对于评论员来说,需要在各个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用专业说服人,而不是空喊口号。第三是话语体系的更新。我们党长期以来文宣工作中形成的表达传统,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中积累起来的表达方式,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突破刻板语态的抓手。

在构建三种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三种意识——以全球意识打开世界视野、以历史意识体现中国特色、以问题意识对接现实国情;善用三种资源——赓续红色文化传统、接纳现代文明价值、考量当代民众诉求。

四、“跟自己过不去”的打磨。任仲平的写作就是一次次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卢新宁曾这样描述:第一遍初稿从无到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志得意满,解构之后从头开始“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寻寻觅觅,重新结构从有到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浑然天成。从初稿至定稿,每一次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都有“凤凰涅槃”的欢欣。这个过程就是质量控制,背后则是一种精品意识、工匠精神。

党报评论君的“新媒体敏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强国论坛:在新媒体平台上做评论,有哪些新的特点和挑战?

姜赟:实际上,我们很早就进军网络舆论场了,始终保持着党报评论的“新媒体敏感”。因为我们有一个判断,固守传统只能死水一滩,不断创新才能风生水起。所以,从博客到微博,从微信公号到短视频,我们始终追逐技术革命的浪潮,在不同传播平台上唱响党报评论声音。这些阵地既是评论员驰骋新媒体疆场的练兵场,也是主流价值观在新媒体领域的传声筒,更是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阵地。

在新媒体平台做评论,挑战确实很多。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就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这十分考验我们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把握,对时代脉搏的切中,对群众诉求的剖析。面对不同读者的不同诉求,我们要考量读者会不会点开、点开之后会不会看、看了之后会不会分享,但我们坚信,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原创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

“任仲平”一般这样跟年轻人“网聊”……

强国论坛:面对新媒体用户,如何传播主流舆论、主流声音,才能让年轻人爱听?

姜赟:新媒体的观点表达有着深厚的网民基础,是亿万网友一起构造着表达形式、阅读取向。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庞大、最复杂、最喧嚣的舆论场,必须要掌握沟通技巧、对话能力,才谈得上舆论引导、主动进击。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恒定的价值坚守之外,还要树立五大思维。

一是用户思维,站在读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每一篇文章在选题、策划、排版和推送上,都要考虑用户的兴趣点、诉求点以及痛点槽点燃点。

二是内容为王的思维,真正能够持续打动人吸引人在于内容生产能力,在于提供多样化差异化阅读体验的能力,深耕内容,通过口碑传播实现用户增长。

三是极致思维,优化排版提高审美、加强互动解答读者疑问、利用线下渠道提高用户粘性,在做好每一个细节中提高新媒体的品质。

四是创新思维,不断学习利用新的技术、新的表达方式,探索移动新媒体的玩法。比如我们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就是一档音频评论。话题千奇百怪——《你的深夜食堂,该有什么样的往事》《粉丝“锁场”,能锁到三生三世、四海八荒吗》《90后忙治脱发,青年焦虑如何纾解?》……说的都是朋友圈里最热闹的事,都市年轻人听到了自己的关切和痛点。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们在刷牙洗脸之时、在未眠之际,将混乱的思绪理顺,将沸腾的情绪降温,让网友生出“哦,原来我可以如此面对”的感叹。

五是互动思维。我们的点赞率非常高,原因在于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这与我们及时回复后台的疑问和信息,开通投稿邮箱建立专栏作者队伍有关。加强互动,才能在互动中能够强化用户的存在感,在回应中才能让用户感受运营者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强国论坛:传统评论和新媒体评论的区别是什么?

姜赟:有人认为,表达方式的网络化,就是新媒体评论和传统评论的区别。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也不认同将传统评论和新媒体评论对立起来看。评论是一种文体,不管在报纸上还是在新媒体上,本质属性都在思想性。如果对表达艺术性重视不够,有的作品思想内容不错,但读起来干巴巴的没有滋味,难以吸引人。但是只求形式上的新鲜、时髦,不注重思想内容的深刻,就缺乏厚重感,也传播不开来。评论的文风改进,永无止境,需要下功夫研究受众的心里,放弃颐指气使的“要”、高高在上的“应该”,这一要求无论是对报纸评论还是对新媒体评论,都是一体适用的。

当然,在新媒体上,我们会要求党报评论君在坚持党性的同时,兼容评论员的个性,倡导时代感和文化范儿;会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网言网语,比如报纸上用“多行不义必自毙”,新媒体上就会用“no zuo no die”;报纸上说“巨擘、大师”,新媒体上会用“大咖”;报纸上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媒体上会用“躺枪”。但不管具体表达怎么选择,我们都倡导陌生化是王道、形象化是常态、金句化是追求、故事化是标配。

年轻人是什么样 “任仲平”背后的我们就是什么样

强国论坛:请您介绍一下新媒体评论室团队的情况。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党报评论君?是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倒背如流的那种吗?

姜赟:我们新媒体评论室是一个机构设置,但是没有固定人员,所有评论员都要参与新媒体评论的创作,所有评论员都是党报评论君。目前,评论部平均年龄30出头。评论员队伍中20余人,仅有3位女性,但人人都是特种兵,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能写大气磅礴的“任仲平”,能写犀利直接的“人民时评”,能写亲切有趣的“睡前聊一会儿”。

我们的性格特点,各式各样,百花齐放,年轻人是什么样,我们就是什么样。这恐怕与社会上对我们抱有的“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穿着老干部装,眉头深锁,嘴角紧抿,抱着保温杯语重心长”的印象大相径庭。很有意思的是,2017年两会期间,我们推出了微视频评论《两会侃侃谈》,这是人民日报评论员第一次“大规模露脸”,站在镜头前侃两会,或锋芒毕露,或幽默逗趣,或长裙飘飘,记得当时我们微信公众号后台惊呼一片:“真的没想到,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党报评论君!”

欢迎读者来体验我们的工作生活,就知道我们跟你们没什么两样。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能够倒背如流的。

记者的时间里有使命的味道

强国论坛:在党报做评论工作的记者,可能对于时代发展的感触更为深刻,历史使命感更加强烈。记录时代,您的笔墨会着重在哪些方面?

姜赟:记得在宣传党的十九大的繁重任务中,我们评论部几个人忙里偷闲,聚在一块儿侃大山。有人感叹,2017年余额不足了。我们每天日以继夜、埋头苦干,生命很充实,生活很骨感,少了很多东西。突然,一位评论员蹦出一句,我们已经没有普通人的时间感,立刻引发了大家深刻的共鸣。

回想起来,在令计划落马的那天,同学聚会没去成;全国两会的时候,爸妈来了北京,却让他们自个儿爬了长城;为了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评论员任务,2015年春节都泡了汤;习近平中外记者见面会之后,通宵写稿,媳妇儿精心准备了夜宵。在生活记忆里,大家对表的时间轴,完全跟党和国家的大事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的时间感,与其说是区别于普通人的参照系,不如说是我们的时间里有了使命的味道。

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贡献者。面向未来,不管时代、技术、传播形态如何变化,我们在党言党、为党立言的历史使命不会变,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的党报精神不会变。如果说我个人的笔墨会着重在哪些方面,我想有两个并行不悖的轨道: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轨道,一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轨道。奔跑在这两条轨道上,我的能力水平还不足,需要向前辈靠拢,向部门优秀评论员学习,努力创作“理论有高度、视野有广度、思维有深度、说理有力度、文笔有温度”的作品。

三句赠言:给同行、给想做记者的人、给青年朋友们

强国论坛:请您留下三句赠言。第一句,给同行;第二句,给想做记者的人;第三句,给青年朋友。

姜赟:第一句:守正创新,书写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第二句:做记者很辛苦,做好记者更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但做记者能够保证你永远不跟时代脱节,永远目光四射、激情澎湃,来吧,加入我们。

第三句:中国,大蓝图已开启,大舞台已搭建,我们没有时间去消磨,没有精力去懈怠,让我们各自攀登,山顶相会。 

(责编:彭心韫、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