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人民e财经》:探秘银联数据,感受消费脉动

2021年05月06日15:10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嘉   宾:涂晓军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
                     董希淼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 
       主持人:余颖子 人民网主持人
       采   访:葛孟超 人民日报记者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人民网强国论坛部和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联合推出的财经访谈节目——《人民e财经》。本期我们的主题是“探秘银联数据,感受消费脉动”。

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5月1日—5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1.9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总量为历年“五一”同期最高;云闪付APP交易笔数与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5%与46.9%;重点在线旅行社平台的银联移动交易笔数较去年同期笔数同比增长550%,金额同比提升613%。

从具体消费看餐饮、宾馆住宿和百货购物等相关行业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速靠前。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西藏、青海和安徽等地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速最快,均超过40%;宾馆住宿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2%,其中西藏、上海和青海等地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最快,均在6成以上;百货购物方面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9%,其中浙江、四川和湖南等地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今天的节目不在演播室录制,我们的记者葛孟超飞到上海,实地探访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上海),并采访了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涂晓军和相关工作人员。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一探究竟。

葛孟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银联卡的发卡量已经超过90亿张。一方面,对老百姓来说,使用银联卡进行消费是重要的支付手段,已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银联的消费数据可以反映出我国消费的新动能和新特点。那么,银联的数据中心究竟“长”什么样子?哪些数据能够反映出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推开这座数据宝库大门。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上海),站在我身边的是银联信息总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在让她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块大屏幕上显示出的情况。

陈旭欣(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数据分析师)屏幕上展示的是我们银联网络转接清算的实时数据。通过这些可视化的数据,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银联网络的整体运行情况。在屏幕的中央是一个中国地图,地图上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了不同地区的实时交易情况。可以看到上海、广东地区颜色是最深的,那说明了这两个地区在当前的时间段,在全国的交易笔数中是处于前列。在屏幕的右边是我们的转接系统,这个屏幕上包含了“TPS”和“成功率”两个指标,可以看到转接系统和其他主要系统目前的成功率都是100%,说明我们的系统运行是安全稳定的。

葛孟超:我们应该怎么样理解银联的转接清算功能,能不能请您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旭欣:“转接”是银联的一个核心系统,它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了实现银联卡能够跨行跨地区的联网通用。比如说我只要有一张银联卡,那就可以实现境内境外的畅游。当你在一个商店买东西,做一笔消费交易的时候,商户会把他们的这些交易情况发送到我们的转接系统。我们的系统在校验了相关信息之后,会识别出你所属的发卡行。比如说你是一张工行的消费卡,那会把这笔交易转发至工行,然后再把工行的处理结果返回给商户。那在商户侧,就会有消费成功的提示,这就是一笔完整的交易处理流程。

葛孟超:感觉银联信息总中心像中枢和大脑,那这里平时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呢?

陈旭欣:就像您所说的,信息总中心对于整个银联网络而言,类似于大脑和中枢,负责的是集中运营各类系统,能够保证这些系统稳定安全持续地运行。每天我们也会对向机构合作方提供包括运营支持、业务支持、应用维护等各类服务,以此保障用户的交易能够实时畅通。

葛孟超:就在咱们说话的这段时间里,大屏幕上数字也在不断地跳动。老百姓使用银联卡消费数据都会显示在这张屏幕上。

陈旭欣:对,如果使用银联卡并且走了银联网络的话,那这个数据都会实时地跳动在我们的屏幕上。

例如五一假期很多朋友们有出行的计划。从4月15日开始,我们的这个铁路售票系统,就有一个明显的交易量上涨。特别是在4月17日,五一假期的票务正式开放之后,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说明很多朋友们在为五一的出行开始提前订票了。像坐公交、乘地铁这样的行为,从我们每一日的交易曲线上来看,会有两个明显的峰值,8点到9点是一个明显的早高峰,然后在晚上5点到6点期间又有一个第二峰值,那就是晚上下班的时间。这些消费行为,都会体现在我们的交易曲线上。

葛孟超:涂总您好,从银联的数据看,现在中国消费呈现出一个怎样的状况?

涂晓军(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随着咱们国家疫情防控取得很好的效果,经济得到恢复性增长,其中消费的拉动作用也体现得很明显。从银联网络上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我们的消费支付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了30%,长三角地区增长则超过了40%,这个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时间段的特征来看就更明显。比如说清明小长假,售票、消费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成,铁路售票如果从金额上来看也增长了两成。

葛孟超:今年五一期间可能有2亿人要出游,4月中旬铁路开始订票之后,我们今年的数据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涂晓军:所以我们也很期待这个数据,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也是这样。每逢这样的节假日,特别是这种大的和小的长假,都会有这样一个明显的趋势。

葛孟超:从银联消费数据当中,我们能够看出中国的消费形态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您能不能给我们举几个例子?

涂晓军: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或者叫变化。

第一个特点,我感觉就是线上经济在拉动线上支付的增长。在去年疫情期间,线上购物、网上教学这方面的需求激增,它也带来了线上支付的大幅增长,从银联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到,银联的线上支付占比是一个大幅增长态势。

第二个特点,线下的支付也在变化,向扫码支付、手机闪付这样一些更便捷的支付方式转变。中国银联协同各商业银行联合推出的云闪付,到今年用户已经超过4个亿。在地铁、公交这些公共出行的设施上面,手机pay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欢迎。

第三个特点,是数字技术在催生数字支付的创新。

第四个特点,从消费的类型上来看也有挺大的变化,服务类的消费需求增长更快一些。从银联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的娱乐、旅游等文旅类的消费,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两成,如果跟2018年比,则翻了一番还要多。

葛孟超:银联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布局?如何更好地服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涂晓军: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我们银联的服务对象,甚至是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等单位也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银联也在做数字化转型。我们要打造支付清算加信息科技这样一个双轮驱动的网络服务能力来支撑国家的数字经济。2020年中国银联在科技投入上面,较往年有一个两位数的增长。我们要为后续的发展储备技术,积蓄能量。

近期在金融科技这方面,中国银联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我们建成推出了银联云。银联云是一个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平台,面向商业银行,还有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业务的云服务。我们的想法是,能够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建一个金融服务生态,共同地为数字化转型服务,这是第一件事情。

通过基于数据化标记这样的一些新技术来提升我们的能力。这里边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特别是我们正式启动了中国银联的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建设,一端连接更广泛的受理场景、业务场景;另一端,连接更丰富的金融能力。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制定和颁布新的标准,扩展和引领网络服务能力。

同时,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我们也加强了金融科技的应用和服务。比如,银联继续完善推出乡村振兴卡、小微企业卡等一些特色的产品,帮助农村用户和小微企业解决他们的支付需求和融资需求,为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主持人:当前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不少数据其实涉及到了居民的个人信息。在利用金融大数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益呢?这个问题,我们的记者葛孟超采访了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观点。

葛孟超:董老师您好,就移动支付的几个问题想跟你请教一下。首先第一点是近年来移动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您是怎么看待我国移动支付产业未来的发展?

董希淼(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应该说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速度非常快,场景也十分丰富。在应用场景以及用户规模上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未来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将继续保持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支付市场的监管,移动支付市场发展会变得更加规范。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以及将来正式推出,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的供给主体也将会增多,用户的选择也会更多。同时,需要不断加强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这样的一个市场格局才能是健康并可持续的。

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央行作为支付行业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支付服务市场的监管,包括坚持支付业务持牌经营,规范跨行清算行为等维护好支付市场公平竞争。

第二,移动支付从业机构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推动移动支付产品良性有序创新,增强高质量的支付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居民安全与便捷的支付需求。

第三,要加快夯实支付基础设施,补齐支付体系短板,尤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鼓励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三农支付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使移动支付更容易触达农村各类主体,服务好乡村振兴。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持续增强移动支付用户的基本金融知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广大用户也要坚持正确的消费观,善用移动支付,有效识别金融骗局。

葛孟超:当前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不少数据其实涉及到了居民的个人信息。如何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益呢?

董希淼:应该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部分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受到了损害,我们也已经都能感受到了。我们经常会接到非法的广告推送,或者个人信息被用于其他方面。从移动支付市场来看,如果不严格限定获取用户信息,不加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那么将会严重损害用户的正当的权益。

今年的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记者会,对大家比较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数据安全法草案,进行了说明。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保护方面会做得更好。

当然,除了法律规制之外,相应的行业协会也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方面的行业自律,引导移动支付行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保障方面做得更好,共同推动整个移动支付行业更加严格的保护个人信息,让消费者让用户放心。

主持人: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大家的收看,咱们下期再见。

(责编:周晶、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