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记者吴喆华赵月)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最近的遭遇再合适不过。“48亿账单事件”尚未平息,昨天,一位网友的实名举报让儿慈会再次陷入诚信风波,这次一同被卷入的还有成龙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成龙基金会)。
实名举报 慈善机构善款专用遭质疑
微博实名认证“知名时事评论员”、“48亿账单事件”的爆料人周筱赟昨天再次将质疑指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他在儿慈会2011年工作报告中发现,儿慈会支出1900万善款用于“回家的希望”救助被拐儿童,宣称直接用于救助人,其实只有99万元直接用于被拐儿童,另1800万现金转给了成龙慈善基金会。
周筱赟:成龙慈善基金会收到这个项目之后,却改变了用途,根本就不是中华儿慈会财务报表中注明的用于救助被拐骗儿童的“回家的希望”这个项目,而是用于儿童的大病治疗。我就质疑,这个慈善的款项怎么可以这么随意改变用途?这个有理事会决议吗?这个受捐助人同意了吗?
周筱赟指出,如果一家基金会把善款转给另一家基金会而非直接用于受助人,就可以按10%提取管理费,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在查阅了成龙基金会官网公布的《接受捐赠及结余表》第91条后,他对成龙基金会的善款去向也产生质疑。
周筱赟:成龙慈善基金会收到这1800万元的善款之后,他已经在2011年度花了约890万,但实际上只救助了六名儿童,其余都是捐给地方政府,用于项目支出。我觉得这个整个过程是涉嫌违规、乃至违法的。
将善款改变用途,收取管理费,流向不明,是周筱赟提出的三点主要质疑。对此,成龙基金会首先做出回应:第一,不存在收取管理费一说,管理成本完全由成龙会长一人支付;第二,儿慈会汇入的1900多万用于“贫困儿童大病救治”项目,也是相关捐款机构的书面指定。
成龙基金会秘书长:他们(儿慈会)的捐款人指定的。并不是说儿慈会自己就能觉得把这笔钱交给我们去执行,因此不存在改变善款用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