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著《邓小平时代》:让美国人客观了解中国【2】--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哈佛教授著《邓小平时代》:让美国人客观了解中国【2】

2013年01月19日09:27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它是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记录了一段中国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关注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这本书以1978年到1992年这14年作为重点,因为傅高义认为,这14年是中国的关键时期,也是邓小平一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傅高义:邓小平当然很重要,邓小平一个人跟那个时代,改革开放的那个时代。所以,我想从他小一直到1975年谈的不多,但是从1975年一直到1992年他在做什么,那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从1978年到1992年这14年,邓小平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我的目标当然是了解他一个人,也了解时代。

  记者在翻阅到这本书的最后时注意到,仅相关注释就有将近100页,可见作者参阅了大量的资料。不仅如此,傅高义还对当年邓小平的部下、家属,相关学者,美国、英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的政要、外交官进行了独家访谈,这也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

  傅高义:《邓小平年谱》给了我非常好的一个帮助。他哪一年见什么人,去什么地方,但是为了了解他的意思,他怎么想的,我翻阅了当时的杂志、报纸。还有我利用了哈佛大学的优势,跟很多人见了面。

  其实,在2011年9月,这本书的英文版就已经出版发行。之后,迅速获得广泛的国际关注。众多西方主流媒体纷纷撰文评论推荐,被赞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备著作。《纽约时报》的书评这样写道:"它已被誉为纪念碑式的邓小平传记,迄今为止对中国惊人但却崎岖的经济改革之路进行了最为全面的回顾。"就在《邓小平时代》一书简体中文版即将出版发行的时候,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李菁飞往了远在万里之遥的美国波士顿傅高义教授的家中,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专访。回忆起这段经历,李菁深有感触。

  李菁:仅仅作为一个读者,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体验到了很多的阅读乐趣。在北京飞往美国的十几个小时的漫长旅途中,就是这本书陪伴了我。不光光是因为工作,作为一个读者,我在这本书当中也读到了大量大量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读者来分享这本书。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