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扬·李明久小幅作品展明日在河北文学馆开幕--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铁扬·李明久小幅作品展明日在河北文学馆开幕

2013年04月17日21:23    来源:长城网    手机看新闻

“对话——铁扬、李明久小幅作品展”恳谈会现场。 长城网 席亚楠 摄

铁扬、李明久先生自题活动前言。 长城网 席亚楠 摄

  长城网4月17日讯(席亚楠 张黎霞 刘海楠)记者今日从河北文学馆获悉,“对话——铁扬·李明久小幅作品展”将于4月18日下午3时在河北文学馆开幕。铁扬、李明久的小幅作品体现画家之间“茶余饭后”交流的自由状态和情趣,此次展览将精选铁扬和李明久先生的小幅作品60余幅,展览从4月18日至4月26日,广大爱好者可免费参观。

  油画家铁扬和国画家李明久早已久负盛名,两位先生均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人,他们相交已久,心有灵犀地将二人的友情比作“茶余饭后”的交往。这种交往,看似平常,实则不易,真正艺术家之间的交往能达到如此境界更为不易,既不掺杂任何世故,又赋予了一种心灵上完全纯粹的自由和放松。

  铁扬专于西画,李明久精于山水国画,不同的画种,却有着相似的气质。

  绘画是铁扬面对世界的表达方式,他一贯主张有感而发,就像人的“边走、边看、边说”,他非常重视写生,将喜欢的题材信手涂在画布上,此次参展的几十幅小画,大多便是由写生演变而来的。他的画作题材单纯,画面却尤为高贵丰润。铁扬说:“我欣赏人和大自然那种坦荡、淳朴的关系:炕头、玉米地或一条司空见惯的路,描写它们是为了让我们的这颗焦虑、浮躁的心得到有限的抚慰。”

  铁扬,现为河北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全国美展评委。作品曾获全国美展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及欧、亚、美洲多国博物馆收藏。出版《铁扬画集》、《铁扬绘画作品精选》、《铁扬油画写生集》、《铁扬野三坡写生画集》等多部。他的画作遵循严格的内在法度,却又有全然的个人绘画语言。他始终固守着自己的灵魂所感知的世界,固守着童贞,以完全自由的心和笔,用娴熟的西画技法和中国画技法,用颜色为观众创造出充满动感的新奇。他的画作,处处弥漫着一种可以触摸的激情,无不深遂而又纯真地寄托着他对人类的、对永恒的自然的宽厚和体贴。

  铁扬虽是油画家,却又一往情深地注意着中国画和作中国画的画家。他欣赏中国画有“套数”,但又注意到不被“套数”套死的画家才是真正的画家,他认为李明久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李明久有自己的严谨和自由,站在李明久的画前,你只感觉到中国文化扑面而来,题材和技法都不再重要。

  李明久,曾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为河北省美术研究所名誉所长,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曾获全国美展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及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多国博物馆收藏。出版《李明久画集》、《李明久山水画选集》、《当代中国画家丛书——李明久卷》等多部。

  真正的画家一定是有自己的风格的。而风格,即艺术家的灵魂,是智慧的结晶。李明久将作品展示的空间无限度地延伸,他的作品完全是情感的自由奔泻。对于绘画,李明久有自己清晰的思路:“以余一已体会而言,勾、点、皴、擦等传统山水画法,绝非朽木腐草,其表现之功能,实则无穷尽。关键在于能否思变。变则通,通则灵,灵则必能出新奇,规范自立。”李明久认为,当今的中国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首先并非是材料、技术、形式的问题,而是如何挖掘文化底蕴,使中国画艺术的铺垫更丰厚,他的画作力求达到思想和技术的完美契合。

铁杨先生(左)在展厅做最后部署。 长城网 席亚楠 摄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