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钱夹
弯腰捡起
否认拾获
主动奉还者少
据统计,杨小姐在北京路与上下九步行街合共进行了10次测试,有两次是被好心人提醒拾回钱包的。其中一名是刚回乡扫墓返城的老伯,另一名是学生模样的男孩。当她上前向老伯道谢时,老伯只是笑说了一句“不义之财不可贪”,便匆匆离开。
而小燕也尝试在天河某美式连锁快餐店内遗落钱包,记者看到,小燕离开餐厅后,有数名顾客看见钱包,但是没有人主动捡拾。约5分钟后,服务员收拾桌子,发现遗落的钱包,把钱包收走。15分钟后,小燕接到餐厅电话让其认领钱包,她在餐厅填写了身份证号、姓名及联系方式,并描述了钱包内含物件后,顺利取回钱包。
此外,志愿者小敏在地铁客村站附近也做了一次测试,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太太见遗落的钱包后,喊住了她。当小敏继续往前走时,老太太小跑追了上去,亲手物归原主。老太太表示:“没有想过钱包里有什么,只是想尽快把钱包还给失主。”因为,她也曾丢失过贵重物品,“其实谁见到钱都会贪心的,至于还不还,就要凭良心了”。
微对话——
“不去碰就没坏事发生”
在测试过程中,记者与一位对遗落的钱包视而不见、漠然走过的路人攀谈,发现其心态颇具代表性——
羊城晚报:我观察到你看着失主丢了钱包,为什么不捡起来?
匿名路人:怕惹事。
羊城晚报:做好事怎么会惹事?
匿名路人:怕是骗局,以前也听说过,有人丢了一沓钱什么的在路边,好心路人经过捡起来,却被说换成了假钱,要人家赔。
羊城晚报:所以你宁愿当没看见?
匿名路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去碰就不会有坏事发生。
羊城晚报:假如换过来,你是失主呢?
匿名路人:只能自己小心一点,不能指望别人。(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裕华;图/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