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这个五一假期,很多70后都选择走进电影院,观看一部叫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人看《新白娘子传奇》、唱《红日》,男生理着"郭富城头",所有这些细节,无一不点燃了一代人有关青春的集体记忆。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故事,每个人的青春也有着时代的烙印。在这部电影里,无论是音乐,还是故事,都充满着浓浓的怀旧味道。曾经在那个年代走过大学岁月的观众,看完电影后,感触颇深。
观众1:大部分都跟我们那个年代很相似,内容会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但是她是从女生的角度去感触出发的,回忆我们的青春。我感到很感动。
观众2:感动,哭了都。
观众3:跟我们现在过的青春有点相似的感觉。
观众4:看了这个电影之后,现在的感受就是,没有真正爱过一场的青春不叫青春。有一句台词是“青春就是用来怀念”,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观众5:让我回忆起我大学的一些时光。
中国香港
无论身在何处,对于青春的共鸣,都是一样的。很多70年代的内地青年,对港台文化十分着迷,而上世纪90年代的很多流行元素都与香港有关。
中国日报驻香港记者李涛:提到8、90年代的香港,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繁荣昌盛的娱乐业,为大家所知的“四大天王”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乐坛的4位重要的人物。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已经形成了香港“两大天王”火拼的状态,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也是当之无愧的70后香港人最热爱的殿堂级的乐队之一。
8、90年代同样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高峰期每年出产多达200多部电影,以成龙、李连杰为代表的武侠动作片风靡中华,而周星驰的一系列电影今日也为人津津乐道,而当年也是90年代香港年度票房的前十名的常客。
以TVB为代表的90年代香港电视剧,也同样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高峰,包括《鹿鼎记》、《妙手仁心》,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跟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都是当时年轻人反复必看的剧集。
其中,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的学生已经开始迷恋起了各种数码设备,随身听、传呼机、胶卷相机等等在当时的香港已经非常流行,但是移动电话在当时经济已经腾飞发达的香港依然属于奢侈品,90年代初,在香港用得起大哥大的学生毫无疑问都被认为是富家子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