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伙为藏族姑娘写14万字情书【2】--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南京小伙为藏族姑娘写14万字情书【2】

2013年05月02日07:32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六年倾心>>>

  为她送去江南的莲藕做生日礼物

  曲西是父母最小的女儿,上面有两个哥哥,还有一大群“浩浩荡荡”的表姐表妹堂哥堂弟,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曲西的母亲拉姆是这个大家庭里的权威,但只会说藏语,这让原本就内敛的杜冬无从表达,在曲西家盘桓几日后,杜冬不得不向这个特别好客的一家人告别,回到当时的工作地上海——2003年,杜冬从河海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宝钢担任翻译一职。

  这次草原上的邂逅让杜冬从此情牵理塘。他不断和曲西电话联系,希望能在对方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而且自从2007年之后,几乎每一年杜冬都要去理塘看望一次。

  杜冬用各种方法向曲西示爱。曲西生日时,虽然远在上海,杜冬还是设法想给曲西一个惊喜。他想到了送藕,尽管高原之上就没几个人吃藕、尽管当地餐馆都少见这一食材,但因为曲西爱吃,杜冬费尽心思准备这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2009年,杜冬请假3个月,带了一本英文书再次上高原,住进了曲西家。一边翻译,杜冬一边享受着曲西家的温馨。曲西八成早已感受到这位汉族大哥的爱意,但这位害羞的藏族姑娘却一直不肯接纳,曲西对他的情感若有若无。

  杜冬很是苦恼,3月假期行将结束时,他萌生出一个浪漫的创意,在他住过的房间内,给曲西留一幅壁画。他设想曲西将来可能的惊喜:“希望我走后的黄昏,曲西打开我住过的空荡荡的房间,会看见正对面有一幅精美的壁画,画的是她在水井边,眼睛晶莹如水晶。”但杜冬显然低估了藏式画艺的难度,学习了很久,连画一朵小花他都很难掌握,最后这个浪漫设想,只能遗憾作罢。

  千里寻爱改变一生

  辞掉上海的工作 只身定居拉萨

  2007年到2010年间,杜冬6次从上海、南京赶到理塘。曲西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藏族同胞古典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结构,让杜冬迷恋,他喜欢上西藏的一切。2011年,这位年轻人甚至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只身定居拉萨。杜冬开始习惯喝甜茶、学会了说藏语。

  在南京朋友的眼中,如此痴情的杜冬已是一个异类;而在藏族朋友的口中,6年多“单相思”的杜冬也常常被“取笑”。康巴人无论男女,皆是直爽表达爱意。杜冬介绍,他的很多藏族朋友,在理塘的大街上,看见漂亮姑娘后,都会直接上前,堵住她的去路,或者摘去她的帽子,一定要对方的手机号码。

  目前,杜冬已经在拉萨本地当上记者和翻译,尽管已34岁,但他表示个人婚事不着急。这位痴情的南京人觉得自己真的会成为理塘的女婿,一定会等到自己心中的普姆(藏语,意为少女)。前些日子,当他怀着惴惴不安的心,将这封沉甸甸的情书交给曲西时。这位藏族女孩的反应一如往常般平静。倒是她的几个闺密感动得一塌糊涂:“你不要,把他让给我们吧。”

  “他为你等了6年,我也可以等他6年!”其中一个女孩说。(记者 谷岳飞)

(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