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信任危机”绑架的文化名人--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被“信任危机”绑架的文化名人

2013年05月04日16:13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于丹

余秋雨

  近日,因为被造谣“离婚”,余秋雨法律事务部辟谣称,“对我国当代重要的文化代表人物进行如此猖獗的诽谤、侮辱、诬陷,是严重破坏了中国文化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形象。”此声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更多是对余秋雨是“中国当代重要文化代表人物”的不屑,甚至是用词辛辣地反击。经此一役,余秋雨的形象再次塌陷。文化名人为何一次又一次深陷信任危机?

  ◎名人商业化明星化

  各种“门”缠身

  日前由于网上再传谣,余秋雨与妻子马兰离婚,“秋雨书院”法律事务部声明称,“对我国当代重要文化代表人物进行如此猖獗的诽谤、诬陷,不仅对他们本人造成直接伤害,更是严重败坏了中华文化的声誉和形象”。这个声明对于余秋雨文化贡献和成就的定位引来极大的争议。

  这次网友将矛头针对余秋雨,仍不过是彰显了文化名人的信任危机。通过这次事件,余秋雨已经辟谣了的汶川地震“诈捐门”、综艺节目“含泪劝告门”等各种负面信息也纷纷被爆。

  不仅是余秋雨,身缠各种“门”的还有于丹、阎崇年、易中天、孔庆东、钱文忠等文化名人。2008年,清史专家阎崇年在无锡签售时,被读者掌掴。打阎崇年的人称,阎崇年不接受公众质疑那就是霸权。之后,阎崇年又陷入“悬赏门”。而文化名人于丹从《百家讲坛》红起来之后,其形象也是一再滑落。2012年底,于丹在北大昆曲专场应主办方邀请做最后总结发言之时,却被观众高呼“下去”,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此外,学者钱文忠也曾深陷“季羡林遗产门”。

  其实各种“门”的背后无非是学者过度商业化、明星化引起的争议。文人们如阎崇年、孔庆东、钱文忠、于丹和余秋雨等不再专注于学术,不是过戏瘾、上节目,就是陷入他人的遗产纷争,显得有些“不务正业”。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