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仲义,这个胖子把全部“重量”留在了世间【3】--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邵仲义,这个胖子把全部“重量”留在了世间【3】

2013年05月08日08: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京剧是邵仲义的最爱,他的唱功闻名镇江。他最擅长程派青衣,《锁麟囊》是其中最拿手的一出。这是一个关于富家小姐如何因当年的仗义助人而得报恩和救助的感人故事。

  相比戏文,邵仲义有更多帮助人的故事。没有人说得清楚他到底资助了多少学生,但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邵仲义每逢假期都会去宿舍打探情况,看还有谁留在宿舍。特别是过年,“这个时候不回家的一定是有困难”。

  掌握了情况以后,他会想办法接触学生,然后旁敲侧击地询问,生怕直接问会让学生难堪。

  只是,戏文烂熟于胸的邵仲义却从不期望自己的故事有一样的善恶报应的结局。“我不图你们的任何回报。”他曾经对资助过的学生说。

  李杜也因为京剧和邵仲义相识。当时在学校记者团的她接到任务要写一篇关于邵仲义戏剧人生的稿子。第一次见面,李杜就和邵仲义聊了四个小时。

  那时的李杜还是个大二的学生,本来可以进入更好大学的她在这个校园里感觉事事不顺心。于是对邵仲义的采访变成了她的倾诉。

  “那是一次失败的采访,”现在在上海工作的李杜回忆,“却让我在江大有了一个很好的家人。”在这个“家”里,她经常带同学来玩,甚至曾带初恋男友让邵仲义见见。81岁的“家长”对她男朋友的到来非常欢迎,“忙不迭地做好吃的”。

  实际上,在这个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家庭里,邵仲义算是个开明的“家长”。一直以每个月200元标准资助学生的他,感觉到物价上涨,主动要求给学生“涨涨钱”,资助金额最终涨到每月400元。

  为了和年轻的“家人”交流,邵仲义在他70多岁的时候搬来了一台电脑开始学习,不会拼音的他没用多长时间就可以用QQ交流了,而每逢学生生日或过年,他都会用PPT软件自制电子贺卡,这让年轻他几十岁的“家人”们都赞叹不已。

  相比外界对捐款的关注,让他的“家人”更感到意外的是邵仲义怎么会突然走了。实际上,即使身边的人也丝毫没有预料到他的突然离去。

  糖尿病让他的脚部严重溃烂。在学校食堂工作的沈明每隔几天都会来到家里为邵仲义洗脚换药。但就在他去世前两天,沈明为他换药的时候,依然没有听他说起不舒服,邵仲义还在红光满面地谈论他的“小朋友们”。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