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碧琰(右一)与“三格格”会面。
从耿维馥到赵碧琰
89年的人生历程里,耿碧琰一共使用过3个名字:耿维馥、赵碧琰、耿碧琰。
在遇到赵欣伯之前,她叫耿维馥,是一个读过几年书的大连姑娘。报纸上的一篇征婚启事,改变了耿维馥的人生轨迹。
赵欣伯的第一任妻子,并不是耿维馥,而是一个名叫王碧琰的女人。
王碧琰出身青楼,在自己30岁时,遇到了正在京师高等学堂上学的赵欣伯。
王碧琰和赵欣伯的恋爱过程,除了当事人以外无人知晓。即便是赵昭明,也很少听奶奶提起过王碧琰和赵欣伯之间的事情。赵、王二人结合不久便到了日本东京,开始了留学生活。据说,是王碧琰用自己的积蓄,供赵欣伯到日本留学。
在这期间,赵欣伯结交了很多日本政界的人,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日本关东军司令的本庄繁。这段经历,为赵欣伯此后极不光彩的政治生涯和角色埋下了远因。
到日本刚满三年,王碧琰患上子宫癌,死于日本帝国大学医院。赵欣伯将帝国大学医院告上了法庭。经法庭调解,官司庭外和解。1925年,赵欣伯将因此官司钻研的课题写成论文《刑法过失论》,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日本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妻子死后一次回国期间,赵欣伯在报纸上刊登了征婚启事。
报纸上的赵欣伯年轻英俊,又是留日学生,赢得了不少少女的芳心。耿维馥是其中之一。在1921年6月的一天,耿维馥嫁给了赵欣伯,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而赵欣伯要求新妻,不但要按当时的习俗改随夫姓,还要把名字改成“碧琰”,以纪念亡妻。从此,耿维馥变成了赵碧琰。她成了半生顶着丈夫亡妻名字生活的女人。
直到1951年赵欣伯死后,耿维馥才到公安局,改回了娘家的姓氏——“耿”,但名字仍叫“碧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