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称泳池贵且不如水库干净
14时许,碰巧遇到怀柔水务、公安、环保等多部门组成的80多人队伍,对水库野泳又一次突击执法。
由于之前一些野泳者已然离开,只有5人被“逮个现行儿”。他们被公安人员一一带离,并登记身份信息。
据了解,本月8日的第一次大型执法中,除登记了30多名野泳者信息外,还发现14名裸泳者,被处行政警告。
“这些进入名单的野泳者,如果再被发现,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公安可对其行政拘留。”京密引水渠管理处负责人说,以往怀柔水库高峰期野泳者每天可达一两百人,现在减少了很多,说明执法有一定效果。
“到水库野泳的主要是3类人”,京密引水渠管理处负责人提到,一是个别冬泳爱好者,喜欢清净,选择凌晨四五点下水;二是工地、烧烤店打工者,利用中午空闲时间到水库游泳兼洗澡;三是周边居民、村民茶余饭后,到水库消遣。
事实上,水下的环境很复杂,并不安全。“前不久刚淹死过一个,男的。”家在水库北岸西园新村的居民说。
水库管理方也证实,今年以来,已有2名男子野泳时意外溺亡。
不过,潜在的危险挡不住野泳者的“兴致”。“这水干净,能喝,而且不受时间限制,比游泳馆强得多。”多位野泳者说。
周边不少居民还提到,水库周围没有大型游泳池,想去也没合适的地儿。
不过,记者发现怀柔城里怀柔双阳宾馆、西岭宾馆、钟磬山庄等都有室内游泳馆,距离水库都不算远,其中钟磬山庄40元一次,双阳宾馆单次48元,办卡10次450元。
只是这个价格在当地老百姓看来,还是太贵了。“下岗工人、退休职工的收入水平,有几个能全年消费得起在游泳馆的开销?”
渔船水库违规载客每人20元
除了野泳,一些小渔船还在这里偷偷载客赚钱。
平时,近10艘小渔船停泊在水库东岸边。8月16日,船夫们守在防护网外的路边,不时与行人搭讪、招揽生意:坐渔船可游览水库,到中心小岛看风景,价格为每人20元。谈拢后,船夫们就会拿出钥匙打开防护网中间一扇小门,领人上船。
船夫所说的小岛,是位于水库中心地带的一个孤岛,四面环水,岛上树木覆盖,“来回40分钟左右。”如果要到更远的天文台或走其他路线,双方可以商量价钱,大约三四百元。
而在小码头不远处的一块牌子上,明确列着一级水源保护区禁止行为,禁止渔船载客赫然在其中。
就在记者询价时,陆续有人登上船,由船夫划着朝小岛驶去。但所有乘客都没有穿救生衣,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从没出过事。”船夫说。
这些船夫就是住在水库周边的村民,以打鱼为主,白天也用船载客,多赚些钱,“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载客可赚到100多块。”
当天下午,在多部门的联合执法中,原本载客的船夫远远看到动静,立马停止运营,躲起来了。
40人管110公里 管理人手不足
对于看护水库的新工作,王友山觉得并不轻松,遇到野泳者、载客者,劝吧,对方不一定听,有的还会骂人。
这也是管理面临的难题之一。一名一线水务人员说,他曾遇到仨小伙子,非要翻过去,还甩出一句“进去拉屎怎么了,要不你给找地儿啊。”
根据《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对于在水库游泳、水上活动等违法行为,水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可对责任人处20元至1000元的罚款。未经环保批准的船只下水或把船只改变用途,可没收船只,或处5000元到5万元罚款。
虽然有法可依,但与“四处打游击”的违规者相比,京密引水渠管理处只有40多名工作人员,要分布在110公里的范围,人手显得很有限。
希望周边百姓迁出一级保护区
在近日公布的7处禁止游泳的饮用水源地中,市水务局建管处处长伊峰表示,像密云水库、斋堂、大宁、三家店等较偏僻,远离居民区,目前没有野泳现象。之前在团城湖,野泳者爱扎堆,监管部门前后3次加固围网,在围网粗杆里灌上水泥,增高到2.4米,实施24小时管理,现在野泳也不多了。
而怀柔水库情况特殊,距离城区较近,附近又有9个村5000多居民生活。
京密引水渠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坦言,从水源保护角度考虑,周边百姓要能迁出一级保护区是最好的,“这样管理难度会相对小些。”早在2011年,管理处和怀柔水务局起草并上报过《怀柔水库流域水源保护规划》,涉及周边老百姓移民、上游河道综合治理等,“正在研究,但尚未得到有关部门回复”。
作为北京的水源地,野泳、载客行为对水质是否有影响?伊峰称,目前尚没有数据显示有多大影响。市环保局水和生态环境管理处处长韩永岐此前也向新京报表示,水源地都有自动监测站,每4小时就有数据。从监测看,饮用水源地不管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目前都符合国家要求。(新京报 廖爱玲 闫欣雨)
(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