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北京远洋一方东门塔营站,一名准备乘坐定制公交商务班车的孕妇(左一)向工作人员咨询。(新华社发)
进入9月,京城的交通压力陡增。据公交部门统计:9月2日开学首日,北京共有2318.04万人次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比2012年开学首日上升了128.0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5.85%。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37.4万辆。为了缓解道路拥堵,北京连续出台并实施新规,如开通定制商务班车、启用潮汐车道、研究收取拥堵费等,以期达到疏堵目的。
首条潮汐车道将启用
9月12日,北京市朝阳路潮汐车道将正式启用,这是北京开通的第一条潮汐车道。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是北京通过动态管理实现科学疏堵的新尝试。”
“潮汐车道”,对大多数北京市民来说是陌生的。潮汐车道就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某些车道在不同时段内行驶方向可以变化,即可变车道。北京第一条潮汐车道为什么选择朝阳路?北京市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潮汐道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道路前段、后段比较宽阔,有“泄洪”能力;二是路段比较短,中间路口不能太多,朝阳路三、四环之间道路正好符合这两个特点。
朝阳路连接东三环至东四环,路两侧居民区、单位众多,车流量大,每天呈现出一种早上进京车多拥堵,晚上出京车多拥堵的潮汐式状态。据交管部门统计,在早高峰时段,进城方向流量比出城方向多200辆,进出方向差值还不算大;但在晚高峰时段,出城方向流量为2846辆,比进城方向流量多近800辆,且出城方向拥堵较明显、行驶时间长。
几年前,北京市就有政协委员呼吁在这条路上设立潮汐车道,有关部门也一直在做调研。今年6月,朝阳路潮汐车道设计方案落定开工,9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据介绍,朝阳路潮汐车道起点为东三环京广桥,终点为东四环慈云寺桥,全长2.3公里。主路共四条车道,其中两条是公交专用道,两条是社会车道,辅路为三上三下,共六条车道。此次设置的可变车道为主路的社会车道。晚高峰17时至20时之间开启潮汐车道,主路的两条社会车道全部改为出城方向,进城方向的社会车辆全部走辅路。潮汐车道只允许小客车行驶,时速限定70公里。
“定制公交”火爆起步
这几天,“定制公交”成了一个热词。首批商务班车于9月9日正式开通,分别为通州果园至国贸,管庄远洋一方至国贸以及回龙观流星花园三区至中关村。
北京定制公交平台自9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首批推出中关村往返回龙观、昌平城区、燕郊,国贸往返管庄、果园、梨园、燕郊等区域的24条商务巴士,价格从8元至32元不等。
定制公交平台首批推出31个方向62个班次的商务班车,主要集中在燕郊、通州至国贸,长阳、回龙观、昌平、石景山至中关村,丰台、长阳、黄村至亦庄,昌平、回龙观至上地等方向和地区。首批商务班车共设上车站168个,可惠及沿线周边近百个小区。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本着“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原则,随时根据客流需求,确定和开通新的商务班车线路。据了解,商务班车按月预订座位,一人一座,一站直达。商务班车配备空调,可以走公交专用道,每日出行费用远远低于自驾车和乘坐出租车。
家住回龙观的王女士认为,当地有大量居民,除了地铁,到市区的公交线路并不多。政府在开通商务班车的同时,应该考虑大多数居民的需求,增加普通公交路线,满足大家低价坐车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