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栏目曲甘肃岷县灾区的“重建课堂”
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张磊)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梅川镇永光村,一座只能容纳二十几人的帐篷教室里却被挤得满满当当,这里正在进行的,是被灾区群众称为“重建课堂”的建筑技能培训班。老师,是来自建筑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则是受了灾的村民。
村民董广才一边仔细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用笔记在小本子上。
记者:“我看你都记了些啥内容啊?”
董广才:“就是灾后重建建房知识。”
记者:“主要记了哪些知识?”
董广才:“主要就是选址,要平整的地方。第二就是地基,地下没有沙子的地基就是最好的。”
记者:“那你觉得他们讲的有用吗?”
董广才:“有用,有用,原来我们建的房都是土坯房,有这些知识最起码我们建出来的房也就抗震。”
岷县处于高寒地区,入冬早、回暖迟。房屋重建工作要等到今年四月份才能启动。据统计,全县重建户超过四万七千户,将以政府规划设计、村民自建为主的方式展开,如果全面开工,劳动力尤其是熟练的技术工短缺成为受灾群众最担心的事。梅川镇干部周明以重灾村车路村举例说:“我们村上地震完统计是541户、2710人,壮劳力可能只有村上的三分之一,家家户户如果要盖房,工匠啊、劳力啊肯定还是缺。”
岷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尹小伟说,为了缓解技术工人不足的难题,也为了能让受灾村民们能在重建中有一技之长,从现在开始到三月底,岷县按照“每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全面掌握建房技术要领和一门建筑类实用技术”的目标,对四万多名受灾群众进行培训:“每户自己都有一个劳动力的话,如果他会建筑类的技能的话,就没必要再请别人,降低建房成本。第二,他自己参与给别人建房的话也能增加收入。”
另据了解,岷县正在通过甘肃省重建办向周边的县区发出通报,在重建工作展开后,合理引导劳动力到岷县灾区就业。车路村村民陈合存说,不少村民已经在年前结成了“建房互助小组”:“五六户人联起来,一家子两个人就十几个人帮忙盖,多数的困难我们要自己解决呢,不能全部靠政府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