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从除夕住院到初八 大爷只为治寂寞【2】

2014年02月12日16:04    来源:沈阳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除夕住院到初八 大爷只为治寂寞

  儿女很内疚

  为事业打拼有时难尽孝

  应该说,每个人都有一颗爱父母的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往往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

  田海燕是沈河区丰乐街道溪林社区的书记。在他们社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15%,而空巢老人又占到了5%。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老人独自忍受寂寞,自己在家过年。田海燕分析,主要原因是老人的子女工作忙,离父母距离远。

  “这几年爸妈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我也知道能陪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沈阳闯荡的李浩说,今年春节他就因为忙而没回家过年。虽然爸妈没说什么,但放下电话的一刻,他哭了。李浩说他自己又难过又内疚,可处于打拼阶段的他,很难实现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愿望。

  心理专家分析

  亲情的缺位难以弥补

  辽宁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心理咨询师杨子对于空巢老人现象十分关注。杨子告诉记者,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如今这些人已经长大,而相应的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

  “没有任何理由,比满足父母渴望团圆更重要。”杨子说,亲情是不能缺位的,老人一年最大的期盼就是团圆,如果这都无法满足,会让老人的身心受到巨大冲击,长期的孤独甚至会让老人性格改变。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热帖: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家几次?一次几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能和父母相处多久?如果父母还有30年,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那么只剩下30次了。每次5天,除去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你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的时间大概只有24小时左右,30年总共不及720小时,差不多1个月。

  杨子说,这个帖子看上去有些危言耸听,但真该引起大家的重视。“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孝心不要来得太迟。”

  “虽然空间距离一时难以跨越,但是心理距离可以时时拉近。”杨子认为,可能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生活压力很大,但这不该成为让老人孤独的借口。离家较近的年轻人应尽量抽空回家陪老人。离家远的 年轻人,平日也要多给老人打电话聊天,让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即使你春节真的回不了家,平时也应该增加回家的次数。”杨子说,再好的办法也弥补不了亲情的缺位,让父母看到你,多陪陪他们,就是最好的孝心。“谁都有老的时候,掐指算算,你还能陪他们多久。”

  此外,杨子还认为,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例如,放慢生活节奏,让法定的休假制度得到落实,增加平时的休假制度,这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时间陪伴父母。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