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寿光小村庄村民大棚种五彩椒致富 年收入二三十万【2】

2014年02月21日18:16    来源:齐鲁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寿光小村庄村民大棚种五彩椒致富 年收入二三十万

  想要把斟都彩椒品牌做大,就得搞规模经营。要想搞规模经营,那就必须得把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李新生带领着村两委的7个村干部,对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没少搞研究。最终,经过反复调研,他们决定在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村民拿着土地承包权入股分红。李保先所说的股金分红就来自这里。

  村里一共有4486亩土地,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对这4486亩土地进行集体流转。2073名村民每人一亩地,以土地承包权入股,一亩地为一股,每年每股保底分红600元。剩下2000多亩土地作为集体股,集体股收益的40%给村民进行二次分红,60%为村集体留用。集中起来的土地,就承包给有种大棚意愿的村民。村民李保先除去自己已经种植的8亩大棚,还新承包了40多亩土地。新承包的这些地,李保先也决定都盖成大棚种菜。他盘算着,“建造大棚成本一个8万块钱左右,一年就收回成本了,第二年就开始赚钱了。”

  果蔬合作社:果菜合作购销 菜农卖菜无忧

  让想种地的人有更多土地去发挥,让不想种地的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李新生书记告诉我们,他们村一共586户人家,现在有200户已经不再种地。那么,他们不承包大棚,是不是就意味着赚不到钱?李新生打破了记者的疑虑,他说村里有位老人77岁了,一家三口。土地没入股之前,一年种小麦、玉米剩不到1000块钱。土地承包出去之后,去年一年光分红就分了2400元钱。而且空闲时间出去打打零工,还能再挣一份钱。李新生还告诉记者,“不种地的村民,劳动力就可以转移到蔬菜合作社上,他们去蔬菜合作社打工,装菜,一般年收入也要超过两万元 ,所以不种地,收入更高了。”

  说起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李新生颇有感触,“以前很多客户来村里收蔬菜的时候,不直接给菜农现金,而只是在本子上记上张三多少斤连白条都算不上。”原来早在08年的时候,不少村民就反映有菜商随意压价,打白条,甚至欠款“跑路”的坑人事件。

  李新生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村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还要向村头市场交管理费。为此,李新生带领着村两委班子,集结25户村民,成立了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专门的销售市场,形成“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合作社参与中介、客户与种植户买卖分离、购销钱款集体负责”的办法。果蔬合作社成立以后,打白条、卷款跑路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而且果蔬合作社还吸纳了一部分不想种地的村民就业,在果蔬合作社打工,一年的工资收入也能超过两万块钱。

  果蔬合作社不但保障菜农利益,提供村民就业,还能在技术上指导菜农。果蔬合作社解决了卖菜后顾之忧,土地股份合作社解决了种植后顾之忧,这样村民的种菜热情被极大的带动起来,像李保先这样承包50亩地的并不少见。李丙辉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后,一口气承包了了100多亩土地,打算把自己的大棚种植再进一步扩大规模。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