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房奴”也不易 一位北漂白領的買房故事(圖)【3】--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日報記者王珂報道集>>通訊

想當“房奴”也不易 一位北漂白領的買房故事(圖)【3】

朱慧 卿繪

不少年輕人,懷揣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來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運氣挺好,麥田房地產的業務員小郭帶我們看的第一套房子就不錯:國美第一城的115平方米兩居室,南北通透,精裝修,樓層也適中,在9樓。看完房子跟小郭回到他們店裡,他給我算了一下買這套房子的花費:  初步估計,這套房子能貸款180萬。
2012年12月06日08:33        手機看新聞

 

    中介不誠信,讓人受不了

  買方離不開中介。7月28日,早晨7點就被一家中介的電話叫醒了,說已經給我約好3套房子的業主,從9點開始輪著看房。等我急急忙忙淋著雨趕過去,中介竟然說一個都沒約到,還要把我帶到東五環外的一個新樓盤去看房……誠信安在啊!

  不可否認,中介工作比較辛苦,這麼多天看房過程中我也感覺到了。一家中介公司的業務員小趙曾跟我說,他們的工作很不“體面”:打電話給房東要看房東臉色、約客戶要看客戶臉色;無論寒暑,隻要有客戶,就要帶著去看房;到業主家看房要穿鞋套,看多了還怕人家嫌煩……工作雖然辛苦,可收入卻不高。小趙上個月賣了一套總價150萬元的房子,中介費4萬多元,他隻拿到1000多元。

  中介業務員的辛苦有目共睹,但無論如何也應堅守道德底線。一些中介公司不規范、不誠信的行為,給買房人和賣房人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首先就是假房源。在網上找了很長時間的房源,打電話過去卻被告知房子不是出售而是出租;在網上看到的圖片顯示房子裝修非常精致,可到現場一看才知道圖不對房;有的中介,會先用低價格把買房的客戶吸引到店裡,真正的價格往往要高出很多。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房地產中介市場並不少見。

  再有就是虛假承諾,巧取豪奪。前段時間,有個朋友看上一套房子,但覺得價格有點高。中介跟朋友說,如果交1萬元的意向金,就可以保証能跟業主協調到朋友接受的價格。聽他們這麼說,朋友很樂意就交了錢。可后來,中介不僅沒能把價格談下來,而且還不退還意向金。

  另外,成交一套房子,要交總房款2.7%的中介費,也不是個小數目。對於買房人來說,中介服務主要是“打電話告知有一個房源——帶著去看一次房子——約雙方見面談價格——簽約”,這些服務值不值幾萬元,值得探討。

  今天心情很郁悶!希望有人能管管這些事兒。

  看了20多套房,終於有眉目

  11月14日,終於把房子的事情定下來了。

  房子是一套一居室,一廳一室一衛,面積不到50平方米,對於我們兩個人來說面積也隻能說夠用,更別提讓父母過來一起住了。房子的房齡比較長,上世紀60年代的磚混結構。小區沒有物業,樓道裡衛生環境自然好不到哪裡去。離工作單位不近,公交車也要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

  半年下來,我也看過不下20套房:從春天看到冬天,從城裡看到城外;看了二手房,也看了新房。坐過公交車,也騎過自行車,甚至還打車去看過房子。跟著中介看過房,也自己找熟人看過房……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現在買房的事情總算有了個結果。

  雖然這套房子有很多缺點,但最大的優點就是價格,120萬元的總價在我的承受范圍之內:自己的存款基本上可以支付房子的首付,隻需父母再提供20多萬就可以了;貸款每個月還款4000多元,節省一點還可以承受。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聶叢笑)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