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何萬鬆,韶關公安局湞江分局和平派出所副所長。1972年參加工作,從警42年,9年前兼職水上警情后,先后打撈200多具尸體,更救過諸多鮮活生命。>>點擊查看專題
(韶關公安局湞江分局和平派出所副所長 何萬鬆)
清晨,小雨。和往常一樣,我早早地來到了單位。從警四十余年,我已經習慣了這種“以所為家”的生活。從我的家到單位,步行不到五分鐘,正是這段距離伴我走過九年的歲月,日復一日,每天都過得踏實、充足。
因為我所在的和平派出所是水陸兩棲派出所,是韶關市公安局唯一的負責處理水上警情的派出所。所以我日常的工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陸地上轄區內的警情,我所處在韶關鬧市區,工作量相當大﹔而另一部分是三江六岸,五十公裡長水域的警情。這又包括水上救援和打撈尸體兩項工作。
走進辦公室,我打開桌上擺放的市公安局110警情瀏覽文件,先核對一下是否有打撈尸體與警情相符。每次有打撈的尸體,我總是會記挂著尋找尸源。前陣子有一具新打撈的尸體未確定身份,我在散步的過程中看到了一則尋人啟事,與尸體特征相符,我就立馬跑回所裡,最后確實了尸體身份。
馬上就要進入夏季了,我們的工作量就會增加不少。我的手機是24小時開機的,在我的字典裡,並沒有休息日的概念。隻要一有警情,我就會隨時趕到現場。平時休息的時候,我也會時常到所裡去轉轉。
在辦公室,我常備有一套洗漱用品,有時候執行完打撈任務,回到家中,會有異味。韶關是個山區,風俗比較保守,跟死人打交道,身邊百姓和親戚也會忌諱。為了照顧別人的感受,每次打撈完尸體,我都會趕緊洗干淨。
現在我的團隊隻有四個人,三位兄弟跟著我干了這麼多年,我們之間已經培養了非常好的默契。還記得2006年“7·15”洪災的時候,我們派出所門口都淹了,當時水很大、很急,很臟,我救上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這是我在水上救的第一個人,從那時起,我就意識到水上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打撈尸體是民警們面臨的最艱難的一項工作。我也是經歷了從不習慣到習慣,最后到熱愛的過程。這不僅是一項技術活兒,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我們出警就有危險,剛開始的我也不適應。但我這代人小時候受“學雷鋒”的思想影響很大,這個工作需要人去干。雖然我的愛人和兒子剛開始不理解,但是我總是開導他們,工作的分工不同,但是每份工作都需要人去干,慢慢地他們也理解並支持我的工作了。
我喜歡在辦公室的小陽台上種些花花草草,他們開得旺盛,我心裡也非常舒服。想想我的同窗雖然已經官至廳長、處長,而我只是小小的副所長,副主任科員待遇。一直在基層,我並不計較個人得失,虛心做人、努力工作是我的工作理念。當群眾求救於你的時候,作為警察,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好。
今年我已經59歲了,明年就要退休了。目前我的身體保持地不錯,平時愛好登山、游泳、騎車。我心裡放不下轄區的群眾,他們的事情總是牽挂著我。哪家生小孩了要辦戶口,哪家與鄰裡有糾紛要調解,哪裡是治安較復雜的地段要多加強巡邏防控,外來人口居住情況、現實狀況,我的心裡都有一本賬。工作之余,我喜歡走家串巷,轄區群眾把我當成朋友,當成知己,心裡有什麼話都願意跟我講,轄區有什麼異常情況都悄悄跟我反映。 我隻為群眾做了一點點事情,群眾總是記著我,這也是對我很大的安慰和榮幸,也是我一直堅持這份職業的信念。
“微看廣東·官微走基層”專題:
http://www.people.com.cn/BIG5/347065/349026/3847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