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梅州”亮相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 昨日,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梅州市展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8號館)盛裝亮相,向國內外參展商和游客展現“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獨特魅力。
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慎海雄等來到梅州館參觀,並在梅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麗霞陪同下,觀看了館內廣東漢劇的現場表演。隨后,張麗霞前往梅州館各縣(市、區)展位巡訪,與相關工作人員交談,詳細了解我市各縣(市、區)和各參展單位在展品選取、展位布置等方面情況。
梅州館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的3號展廳,富有客家圍龍特色的全開放式布展風格和眾多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在非遺館內顯得格外“亮眼”。展館內,梅州各縣(市、區)均有展位分布,豐順葉蠟石(豐順石)雕刻、大埔青花瓷、蕉嶺長壽食品、興寧紫砂茶壺、平遠相思豆飾品、五華石雕等靜態展品和手工炒茶、漢劇表演、提線木偶等傳統民俗技藝的動態展示,給前來參觀的海內外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來自俄羅斯的參展商伊波在看過梅州展館的提線木偶書法表演后大為贊嘆,表示自己在中國生活了11年,還是首次看見這種提線木偶與書法藝術巧妙結合的絕妙技藝,希望有機會能夠前往梅州,了解富有魅力的客家文化。
記者了解到,今年梅州市文化創意產品的特色更加鮮明,“突出傳統、與時俱進”是一大亮點,廣受來往客商的青睞。如大埔青花瓷展位,就將傳統工藝制作的青花瓷與現代藝術相接軌,使其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更具現代感﹔蕉嶺縣展位將各類造型獨特的竹制餐具、器皿等與長壽食品、茶葉等結合擺放,讓參觀者能夠同時體驗食品和竹制工藝品﹔廣東客家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金柚娃娃、足球茶具等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將客家特色與文化創意有機結合……獨具風格的場館設計、精心挑選的特色展品和生動精彩的文藝表演,讓梅州館成了各地嘉賓、參展商、採購商了解客都文創產業、尋求合作良機的勝地,前來參觀和洽談的人員絡繹不絕。一些客商向記者表示,梅州的文創產品潛力巨大,希望能夠以本次文博會為平台,與梅州企業合作,共創商機。
張麗霞在參觀梅州館各展位時,充分肯定了梅州市各縣(市、區)參展單位組團參展和在突出文化創意、打造特色產品、加強非遺產品轉化等方面的工作。她強調,各縣(市、區)和各參展單位要借助本次參展機會,努力展現“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獨特魅力﹔要認真學習借鑒各地在打造特色文創產品、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將好經驗、好做法、好創意,充分學習、為我所用,努力提升我市文創水平和非遺產品轉化水平﹔要加強溝通、善於學習,取長補短,認真積累各展館在展館布置、展品選取和展會組織、溝通協調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努力提升參展辦會經驗﹔梅州館各工作人員,要強化責任意識、增強職責擔當,主動做好對外講解、產品展示、展位維護等相關參展工作,向每一位客商講好梅州故事,讓梅州館成為展現梅州文化創意產業的好窗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