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迪瑪希“小哥哥”的家鄉看世博會

“音樂讓我們相識,
來中國短短五個月的時間
讓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因為有你們讓我感到很幸福,
雖然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
但我希望透過音樂讓你們了解
我的內心世界。”
這是迪瑪希23歲生日的時候於微博用中文寫下的一段話。
是的!在過去的五個月他做到了。這位來自於哈薩克斯坦的“進口小哥哥”憑借天籟的嗓音和精致的外貌讓廣大中國人認識了他。
而此時,他的國家哈薩克斯坦同樣雄心勃勃,試圖通過3天后的阿斯塔納世博會向世界展示它驚世的才華。
阿斯塔納 圖片來源於網絡
阿斯塔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對於每一個首次拜訪這個國度的旅客而言。“中亞迪拜”、“夢想之城”、“歐亞大陸心臟”會迅速向你耳畔涌來。
拋開這些標簽,回溯歷史,1997年10月,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簽署命令宣布遷都阿斯塔納,在當時卻遭到了國內近六成人民的反對。短短十三年間,大量奇幻、造型獨特的建筑群在空曠荒莽的草原上瘋狂“生長”,阿斯塔納由一個曾經隻有20萬人口的荒涼小鎮,迅速崛起為一座中亞最現代化的城市。
未來的三個月,或許是這座全球最年輕的城市邁向世界最好的機會。
下面跟著筆者一起先一睹這座城市最引以為傲的建筑風採。
巴伊鐵列克觀景塔
Baiterek
巴伊鐵列克觀景塔又稱“生命之樹”,其形狀猶如一顆白楊樹托舉著一顆金蛋,取意於哈薩克民間傳說神鳥“薩姆魯克”(samruk),哈薩克人的祖先誕生於神鳥孵化的金蛋中。
巴伊鐵列克景觀塔 圖片來源於網絡
觀景塔位於金塔當中,頂層可俯瞰整個阿斯塔納。據說是從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親手繪制的一張草圖開始設計,並最終建成。
巴伊鐵列克景觀塔 圖片來源於網絡
沙特爾汗帳篷
Khan Shater
這座被稱為“大帳篷”的建筑佇立在城市通往機場的大道上,整體面積達到了127000平方米,其高度算上塔尖足足能有150米。它的內部實際是一個休閑中心,游客可在此處購物、吃飯、看電影、喝咖啡、玩游戲等,裡面甚至還有一個完全用沙子造的室內“沙灘”。
2010年建成啟用的沙特爾汗帳篷,不僅是城市中軸線目前的西端點,也是整座城市人群最聚集的公共建筑之一,更是阿斯塔納這座城市中將“歷史與未來感”結合得最好的建筑。阿斯塔納是世界上第二冷的首都,當外面氣溫零下三四十度時,沙特爾汗帳篷內仍能享受到熱帶氣候。
沙特爾汗帳篷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諾曼·福斯特建筑學學士(曼徹斯特大學),建筑學碩士(耶魯大學),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會員,國際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師之一,被譽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屆普利茲克建筑大獎得主。上述沙特爾汗帳篷購物中心(Khan Shatyr)和下文的和平和諧宮均出自他手。
沙特爾汗帳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和平和諧宮
Palace of Peace and Reconciliation
阿斯塔納也有一座恢宏壯麗的玻璃金字塔,象征阿斯塔納的中心,三年一度的世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在這裡召開。
和平和諧宮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座金字塔形的建筑充滿對稱設計和象征意義,燈火通明的樣子美如夢幻。內有可容納1350個座位的歌劇廳,召開宗教大會的正廳,以及窗戶上滿是玻璃彩鴿裝飾的頂點會議室。宮內設有圓形劇場、民族歷史博物館、宗教文學圖書館、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突厥語言學院、族裔交流中心以及懸吊式花園,每一處都值得駐足。
和平和諧宮 圖片來源於網絡
哈茲萊特蘇丹清真寺
Hazard Sultan Mosque
坐落於當地伊希姆河的左岸,哈茲拉特蘇丹清真寺是中亞最大的清真寺,面積有17700平方米,室內室外共可容納5000到一萬人禮拜。
哈茲拉特蘇丹清真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清真寺總體色調為白色,柱子和牆面都裝飾有濃郁哈薩克民族特色的花紋和圖案,同時又採用了古典伊斯蘭建筑風格,正如伊斯蘭文化與哈薩克斯坦原生文化之間的融合一樣。哈茲萊特蘇丹的含義是“聖潔的蘇丹”,據說是蘇菲派聖徒亞薩維的綽號之一。
哈茲拉特蘇丹清真寺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路向南,距離阿斯塔納1214公裡是哈撒克斯坦的舊都——阿拉木圖。
和努力要擺脫蘇俄烙印的阿斯塔納不同,阿拉木圖並不吝嗇將自己的歷史展現在人前,很多蘇聯時代的建筑依舊是這座城市的符號。那些舊有的痕跡並沒有被抹去,漫步舊都的步行街,仿佛置身時間的洪流,窺到這個國家的底色。
阿拉木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哈薩克人在宰羊之前,總會說一句“你死不為罪過,我生不為挨餓”,這是哈薩克族的專屬生存觀。“自由、無拘無束”是“哈薩克”在古突厥語中的意思,作為游牧民族的后代,“追求並享受自由”這一草原文化獨有的民族性格被哈薩克人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長久以來,中亞斯坦國都極其符合世界游客對於異域的想象。日前美國知名報刊《赫芬頓郵報》刊文,將哈薩克斯坦列入最值得一去的國家。在這份推薦榜單中,哈撒克斯坦位居第三位。但在網絡搜索檢索關於這個國度的旅游資訊卻非常少,客觀上是哈薩克斯坦本身與世界溝通相對較少,旅游推廣還較為初級,游客對其的感知僅停留於觀光。但這些無疑又為這個國度蒙上一層神秘感的面紗。
阿拉木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哈薩克斯坦是中國絲綢之路西進的第一站,而阿拉木圖和阿斯塔納這倆座城市新舊交替,似乎也預示著這個國家的過去和未來,隻有在旅行中將它們互為參照,去領略這個國家的價值觀,才能還原一個完整的哈薩克斯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