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新聞熱點

世博肖像:“翻作花間舞 偶旋扇底風”

 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
2017年06月21日08:41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王芸演出現場

  6月20日,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迎來江蘇活動周。開場節目古琴木偶《春江花月夜》驚艷了世博舞台,體現了江蘇的文化傳奇與藝術之美。王芸作為揚州木偶“非遺”的傳承人,在舞台上走過40年,但她手上的“少女”依舊光彩奪目,宛若天仙。

  “笑爾胸中無一物,本是朽木制為身。衣冠也學詩文輩,面貌能驚市井人。”這是鄭板橋眼中的揚州木偶。揚州的杖頭木偶與泉州的提線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齊名,是木偶三大流派之一。杖頭木偶是三根簽舉在手上,右手舉木偶左手抹弦。王芸說:“你不動,它就是木頭疙瘩。你手動起來,木偶就活了,就能‘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能眉目傳情,口若懸河,能騰雲駕霧,翻跟頭。”杖頭木偶表演完全依靠人的操縱,表達出木偶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木偶充滿生氣,宛若真人。

  隨著三根木棒的靈活運用,面容清秀脫俗,衣飾華麗的“少女”信步走在花園中,裊裊娜娜,體態輕盈。這靈動的少女不是真人,而是王芸兩手牽動下的杖頭木偶。給你兩把扇子,你能玩出多少花樣來?在“少女”木偶的手中,這兩把扇子轉、甩、開、合、擰、翻、曲,似乎沒有什麼動作是做不出來的。這些繁復的動作控制,都在演員的十根手指上。

  好的表演,靠的全是背后的練習和鑽研。這次世博會的演出,木偶給王芸出了不小的難題。王芸說:“木偶時間長了,裡面的零件就有磨損 。來之前師傅幫我修了一下,但是不同的師傅裝的機關手法都不太一樣。以前用同樣的力道轉扇子,但是現在修過的簽子要多用一點勁,稍微有個簽子勁小一點點,扇子就轉不好了。為了在世博會上有最精彩的演出,就得一遍遍的練。”

  40年來,王芸帶著她的木偶走過很多國家。這次是她第一次在哈薩克斯坦展示中國傳統木偶文化。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木偶戲,但是像揚州木偶這麼靈巧生動的木偶還是很少的。“木偶沒有語言,動作性很強。外國人一看就明白,就很著迷。”王芸滿滿的自豪。

  世博會的舞台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讓更多的人看到木偶的精髓。”也隻有這樣,才能讓揚州木偶走得更遠。

  (文字: 馬雨婷 攝影:李凱祥 何治威)

(責編:李兵兵、王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