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樂嘉帶4歲女兒徒步76公裡 網友熱議這是教育還是折磨?

2017年08月14日18:41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 崔澤昊) 暑假,家長總要趁此時間帶孩子出門旅個游,豐富經歷,長長見識。近日,主持人樂嘉連發多條微博,分享了他與女兒參加沙漠徒步活動的過程。視頻中,樂嘉年僅4歲的女兒蹣跚前進,以平均每天近20公裡的速度,與大人一樣徒步走完76公裡的路程。此事在社交網絡上迅速引發了爭議,對於這樣的教育方式,網友們眾說紛紜。 

  質疑:揠苗助長易毀孩子天性

  網友老時代: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對4歲兒童的適齡教育。想做的事為什麼要一個隻有4歲,沒判斷能力的女孩去陪家長完成?如果發生突發狀況事情呢?家長怎麼確保孩子安全?4歲的孩子不應該和同伴玩耍嗎?沒有蕩秋千,過家家?這是4歲孩子的童年嗎?

  網友Qian哆:全國學前教育都在實施的綱領性指南上對3-6歲孩子的徒步要求是1-1.5公裡以上,中途可適當停歇。理解作為父親對孩子的期望,但揠苗助長式教育模式容易毀了孩子的天性。

  網友修禪悟飯:那個吸收他們的團隊何嘗沒有問題。自己定的制度都是六歲到14歲的孩子參加的,卻為了出名讓名人帶著四歲的小朋友參加。破例的前提應該是,這個孩子本身有戶外運動經驗,或者有足夠的耐力,而不是因為她的爸爸是名人。看了一些圖片,她穿的衣服褲子並不適合在戶外的沙漠裡行走。

  支持:逆境教育才能保護孩子

  網友Tusanmi:這是逆境教育!!一群人秀智商下限,人有IQ EQ,還有AQ,逆境商數,面對逆境時候的承擔能力和處理方式有時候比智商情商更重要。什麼虐待兒童,兒童心理陰影,你們這種一出問題就想把孩子保護起來的行為才很愚蠢好嗎,孩子以后出了問題就隻會哭,因為知道爸爸媽媽會來保護她!永遠不知道自己保護自己的!

  網友唐門膘局:理解樂嘉,小時候生活在山區,每天上學放學需要翻山越嶺,中午吃飯為了省時間家裡爺爺奶奶送到半途我們在路邊吃完再回學校,一天幾乎有4個小時多都奔波在路途中還要擔心會不會遲到,就這樣從5歲幼兒園堅持到小學畢業,現在想想跟小伙伴嬉鬧著一起上下學,路途中的一切經歷都很寶貴,童年記憶太美好。

  網友會飛的魚_大蘿莉:靈兒和爸爸徒步沙漠,從開始關注到現在。每個人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的一套,或者超越的,或者傳統的,這個問題根本沒必要在這裡討論自己的育兒經,唯有祝福。至於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就OK!

  專家:跟隨兒童成長步伐,尊重人發展的規律

  原北京崇文第三幼兒園園長范佩芬:我們有一句話叫做跟隨兒童成長步伐,要尊重人發展的規律。樂嘉的女兒剛剛4歲,讓孩子經歷成長的磨練無可厚非,但違背了這個年齡段兒童的自然生長規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則認為,樂嘉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是個人化的選擇,孩子個體差異較大,如果孩子健康和安全可以保障,也未嘗不可。孩子的個體情況不同,必須結合他自身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對於這個家長還有孩子來說,他們如果覺得這個過程他們樂意去做,而且孩子還有他的承受能力,父母他在活動過程中,也對孩子有相應的保護,這實際上是沒什麼問題的。

  心理學教師唐映紅:樂嘉的教育屬於一種虎爸式的教育,而 “虎爸”式教育的成功具有一定僥幸性。如果孩子具有較好的稟賦, 那麼在嚴苛的棍棒教育下或能取得成就。但如果孩子天資平平,那麼“虎媽”“狼爸”的教育實際上就損害了孩子追求幸福和快樂的能力。可以這麼說,每一例值得炫耀的“成功”典范背后,可能掩蓋了無數淪為“廢柴”的不幸孩子。

  面對眾說紛紜,樂嘉回應稱:“從我的角度來講,我認為沒有問題。但一定有很多家長會講,這個不行。那你不去做好了。我覺得這可以嘗試,孩子的潛能真的是無限的,我也想不到。”對於一個4歲小孩的身體極限是什麼,這樣的“度”應該交給家長來把握,還是交給專門的機構或法規來規定?教育真的是“家事”嗎?網友們,你們怎麼看?

(責編:呂霞、曹亞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