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當教育遇上綜藝 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2018年10月18日12:1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年來,優秀的文化教育類綜藝節目不斷涌現,在電視和網絡上收獲高收視的同時,在社會上也得到了頗高的評價。以《朗讀者》《國家寶藏》《見字如面》等為代表的綜藝節目,一方面用輕鬆愉快的方式傳遞了正能量,廣受好評﹔另一方面,把深奧的傳統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出來,老少皆宜。

近期,一檔教育類綜藝節目《學而思大師課》登陸廣東衛視,也引發了包括人民日報等媒體的關注,並撰文《來,一起上堂大師課》。該節目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好未來公益基金會、人民日報《國家人文歷史》等倡議發起,圍繞“多元發展,科學成長”的理念,助力未來人才的多元發展,傳遞榜樣力量,回歸教育本質。

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與現場孩子互動

以教育切入 不走尋常路

近年來,綜藝節目雖然表達形式各異,但外在形式都近乎雷同,或邀知名主持人與明星組合、或老戲骨和年輕演員合理搭配……以迎合更多觀眾需求。但是,該節目卻不走尋常路,摒棄流量思維,邀請各領域權威人物分享成長的頓悟時刻,收獲了一批觀眾。大師課緣何收獲不俗反響?有觀點認為,有三點理由值得關注。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譚平與現場孩子互動

第一,定位精准。該節目是一個搭建當代大師與青少年學生及家長零距離溝通的平台,因此將受眾群體聚焦到學生和家長身上,更加注重孩子“多元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與大師同行,與智慧同輝。

第二,氛圍純粹。該節目更加契合其定位和基調,減少很多商業元素,使之成為一檔較純粹的教育節目。

第三,契合改革背景。該節目倡導“多元能力”的培養,打破傳統教育藩籬,走出一條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路線,在如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尤為重要。

綜藝和教育還可以擦出更多火花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現場推薦書目

綜藝節目和教育產業並不沖突,傳播正能量是任何綜藝節目的底線,而綜藝節目又需要好的故事和價值觀,這方面恰是教育所強。當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教育和綜藝兩種結合的形式已有很多成熟案例。在一些訪談或讀書類的節目中,用綜藝的形式去做教育,用教育的內容去做綜藝,收獲了很多好評。

主動學習,這是教育應該探索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教育應該積極探索的方向。有觀點表示,讓學生主動學習、愛上學習是教育從業者追求的目標,綜藝的表現方式則為其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若能把教育的內容引入到綜藝節目,對於如今的綜藝市場則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責編:王玫、黃玉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