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以創新為牽引 推進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落細
——訪甘肅省司法廳廳長牛紀南

2020年6月至9月期間,司法部法治宣傳中心與人民網強國論壇部聯合在“司法廳局長訪談”專欄以“不忘初心司法為民”和“法治政府建設——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為主題推出了兩季共九期司法廳(局)長訪談節目,各方面反響良好。第三季節目我們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主題,邀請北京、山西、山東、湖南、重慶、甘肅等省市司法廳(局)長參加訪談。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是甘肅省司法廳廳長牛紀南,他分享的題目是:《以創新為牽引推進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落細》。
甘肅省司法廳廳長牛紀南接受採訪
主持人:請問您對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有哪些體會,甘肅司法行政系統有哪些初步的貫徹舉措?
牛紀南: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五中全會擘畫了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遠景目標。我特別注意到,這次全會戰略布局有了新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標志著我國即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展階段。
五中全會召開后,緊接著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對於司法行政系統來說,今后的任務就是對標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參與法治建設、平安建設,護航“十四五”規劃全面實施。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習貫徹活動,切實學懂弄通做實,自覺落實到司法行政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同時,我們將積極參與到 “一帶一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中去,主動融入到全省工作大局中,切實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主持人: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請問甘肅近幾年來在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中有哪些創新舉措?
牛紀南:甘肅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嚴格按照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部署,全力推動各項舉措落實見效。一是重視制度建設,讓各項工作有可遵循、可衡量的標准。相繼出台了甘肅省法治建設績效考評辦法、法治政府建設重大責任事項約談挂牌督辦試行辦法和重大違法行政問題線索調查核實轉交試行辦法等制度,這些制度機制都具有明顯的甘肅特色,比較務實管用,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較好作用。
二是重視載體建設,通過重點工作落實牽引全局工作開展。這幾年我們每年都會出台省級層面法治為民“十件實事”,都是老百姓比較關注的法治民生問題,包含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由各相關部門牽頭推動解決,年底向省委依法治省委員會匯報工作完成情況。我們把“誰執法誰普法”作為法治社會建設的有力載體,通過提醒告示函等形式,督促推動各地各單位肩負起各自的普法責任,確保普法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三是重視群眾法治獲得感,切實讓群眾在每一個執法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全省各級執法司法機關注重優化和改善執法司法環境,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切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從第三方評估來看,全省96.7%的群眾認為身邊人員法治意識得到增強,91%的群眾對政府窗口服務態度和質量滿意,群眾對執法司法機關人員執法司法行為評價滿意率達到91.5%,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逐步形成。
主持人:您剛提到,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請問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中甘肅做了哪些創新性工作,取得了哪些實際成效?
牛紀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非常重視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為簡証便民、方便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省委省政府每季度都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征求企業家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省級領導包案解決涉企遺留問題。針對中小微企業疫情影響帶來的困境和難關,省委省政府集成推出了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55條和36條政策措施,切實幫助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我們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著力構建法治化公平競爭機制,對涉及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110多件政府規章開展專項清理,配合相關部門在全國率先出台“六保”工作方案,對省政府出台的各項重大政策措施都進行合法性審查,提出糾錯意見。二是強化執法監督,部署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回頭看專項行動,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依法從重從快辦理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督管理違法案件指導意見》。三是推行柔性執法,出台《推行行政柔性執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公布輕微違法行為不處罰目錄清單,為市場主體創造寬鬆發展環境。四是總結推廣嘉峪關市試點經驗,全面推動簡証便民各項措施落實落地,在全國率先實現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省市縣全覆蓋,共公布告知承諾制事項6000余項,減少証明材料300余萬份,極大方便了群眾辦事。
主持人:您剛提到,甘肅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全面推行行政柔性執法,這是行政執法的重要創新。能否具體介紹一下?
牛紀南:在省委依法治省委員會的領導下,我們探索出台了關於全面推行行政柔性執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主要是通過非強制執法手段和“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人性化執法方式,引導和促成行政相對人行為合法。推動各級行政機關將行政柔性執法作為首選方式,貫穿於行政執法活動全過程和行政管理工作各方面。制定並公布“兩輕(從輕、減輕)一免(免罰)”清單。為引導行政相對人自覺守法、糾正行為,我們還建立了簡易引導機制、容錯糾錯機制和守信激勵機制。
但柔性執法不意味著沒有原則底線,免罰清單界定了輕微違法經營行為情形,但免罰不免責,相關企業在監管部門的“留痕”,仍作為日后監管執法的依據。在包容審慎監管的同時嚴守“原則底線”,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擾亂社會管理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依舊依法從嚴查處。柔性執法推行以來,各地先后通過柔性執法處理了一大批案件,取得了較好效果。
主持人:甘肅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12345”目標也是具有甘肅特色的創新,請問具體是什麼,現在取得了哪些進展?
牛紀南:“12345”目標是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胡焯同志親自提出來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新路徑、新目標。“1”是指一個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是指兩大支撐,即法律人才和科技信息﹔“3”是指熱線、網絡、實體三大平台﹔“4”是指完善法律援助、公証服務、司法鑒定、律師管理四項制度﹔“5”是指建立統籌協調、參與矛盾化解、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參與、群眾評價五項機制。
圍繞“12345”目標,下一步我們將設立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統籌全省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提供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建立健全常態化、長效化法律人才管理服務制度和機制,充分調動行政、社會、公益、商業等多元主體參與公共法律服務。統籌實施三大平台融合建設,實現以網絡為統領和支撐的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體系建設目標,解決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均衡問題,構建具有甘肅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2020年9月,我省公共法律服務“三網融合”項目被評為了2020全國智慧司法十大創新案例。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著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聚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一步加快法治鄉村建設,持續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強化矛盾糾紛調解,加大農村公共法律服務供給,不斷健全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專題:全國司法廳局長訪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