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修復濱海濕地有多重要?蘇紀蘭院士為你解讀

2021年02月26日17:26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26日電(方經綸)從目前中國整體經濟看,海洋經濟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海洋生態環境加以了解和保護,是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蘇紀蘭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離不開對濱海濕地的修復工作。

  蘇紀蘭院士近照 (被訪者提供)

  強國論壇:與陸地相比,海洋生態環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蘇紀蘭:首先,與陸地環境相比,海洋環境的動力性很強。以潮汐為例,如果按照力學計算,每天潮漲和潮落的作用力和兩次小型台風的作用力是相仿的。

  其次,海洋內部連通性很強。假如陸地上的某處發生了油罐的爆炸,影響范圍僅僅是那一片區域。如果有油輪爆炸發生在海裡,因其連通性強,爆炸的影響范圍隨著時間將會擴展得很寬廣。

  相比於陸地生物,海洋裡的魚蝦都有著更加復雜的生活史。它們產卵、孵化、幼苗覓食成長的地方各不相同,我們分別稱為產卵場、育幼場、索餌場,其中索餌場也可能隨季節而遷移,例如有所謂的越冬場。以中國對蝦舉例,它的產卵場一般是在渤海的萊州灣、渤海灣、遼東灣,產出的卵會漂到河口裡面去,在那裡孵化育幼成長,長大后游向渤海中央海盆索餌,冬季來臨時對蝦會游去濟州島附近越冬,來年春天成長的親蝦游向渤海產卵,完成其生活史需要來回上千公裡。魚蝦的生活史充分利用了海洋環流的框架,以使得這些棲息地有著很好的生態連通性。因此,當人類活動破壞某些魚蝦生活史中的關鍵棲息地時,往往會使其無法完成應有的生活史,最終導致種群衰退。

       強國論壇:與陸地鄰近的海岸有它自己的特點嗎?

  蘇紀蘭:是的。舉個簡單例子,沙灘上的沙子會隨著波浪不斷地沿著岸線方向移動,往往白天在一個地方,到了晚上的時候,沙子已經被移動到了另一個地方。波浪很大時沙子會被挪向深水處,波浪小時沙子又慢慢被推向岸邊。因此人為修筑的沿岸工程將會影響到海砂的自然移動,人類從海中不恰當挖沙則會中斷海砂的自然循環補充,隨著時間會使沙灘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甚至消失,而其周圍的生態系統也會隨之改變。

  強國論壇:海洋經濟發展應當如何與生態環境保護兼顧?

  蘇紀蘭:利用海洋資源發展的經濟體系叫做海洋經濟。海洋資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海洋裡面的物質資源,比如捕魚、制鹽、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基因等。另外一類是空間資源,在海洋裡進行航運就利用了它的空間資源﹔貝藻養殖和深海網箱養殖也利用了海洋空間﹔再如海洋裡面的風力發電項目,也屬於空間資源的利用。海洋裡面還有可再生能源如潮汐發電、波浪發電或者溫差發電等,以及海底蘊藏著油氣等能源資源。

  如果我們過度開發海洋資源,而不考慮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就會導致許多問題的發生。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大規模圍填海,這是一種利用海洋空間資源的方式,填海事實上根本性地改變了該海域的屬性,而圍海則強烈地損害了該海域的多種服務功能。

  對海洋生態環境加以了解和保護,是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針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特點,我們要在實施海洋經濟發展項目之前充分地進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經濟可行性論証。

  這裡我需要強調,從中國整體經濟看,海洋經濟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其重要性是在戰略上,並不是指在比例上。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和高科技應用上還有提升空間。

  強國論壇:關於近海生態環境保護,有哪些問題需要特別關注?

  蘇紀蘭:近海的海洋生態系統包括生物、環境兩個要素,環境又分為物理環境、化學環境兩種。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疊加起來構成了海洋生態系統。對於近海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們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營養鹽過度或富營養化的問題。營養鹽是食物鏈的基礎,除了與外海大洋交換外,近海還通過河流、地下水和大氣沉降,接納了鄰近陸域所排放的大量農業、畜養和城市所產生的營養物質、微塑料及其他污染物。當海裡含有過量的營養鹽,則會導致赤潮、褐潮、綠潮等有害藻華的爆發,還會造成嚴重的底層缺氧、海洋酸化等生態災害。控制陸源營養鹽的向海排放量是一個長期的艱巨工作,需要科學地認識近海所能承受的營養鹽輸入水平,並依此制定長期計劃,讓陸源營養鹽向海的總排放量逐年遞減最終達標。

  第二,近海魚類大量減少的問題。魚類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上層捕食者,他們是塑造生物群落結構的重要參與者。經濟魚類的減少會導致生態系統結構的改變,因此我們亟需恢復其生物量和群落結構來修復生態環境。渤海原有一些優良的漁場,但最近已經消失或嚴重衰退,其原因除過度捕撈外,支撐幼魚成長的“濱海濕地系統”遭受了大規模破壞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恢復漁業資源也是一個長期的艱巨工作,不可能要求其短期就能見效。

  強國論壇:除支撐幼魚成長,“濱海濕地系統”還有哪些功能?我們應該如何修復被破壞的系統?

  蘇紀蘭:在陸地上,我們為了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重視森林的發展,近海中能夠和森林相提並論的,就是濱海濕地,它能夠淨化水源、提供氧氣、維持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是重要的“藍色碳匯”。需要強調,濱海濕地對近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就相當於森林對陸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濱海濕地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在自然界,往往是由多種類型的濱海濕地組成“濱海濕地系統”。在中國的溫帶近海裡有三種濱海濕地類型比較重要,一是灘涂,二是海草床,三是鹽沼。按照水深到水淺的順序來講,水最深的地方是海草床,其次的是叫灘涂,最靠近岸邊的就是鹽藻。

  我想特別介紹一下灘涂。灘涂是“濱海濕地系統”中的關鍵一環,它非常“富庶”,灘涂上的細顆粒沉積物富集著水體及鄰近的鹽沼或紅樹林的大量有機物,支撐起豐富的底棲藻類和軟體動物群落,所以候鳥會在低潮時聚集於灘涂覓食﹔當高潮潮水漫灘時,多類仔幼魚會游上灘面食餌。大家平時吃的蛤喇、泥蚶、青蟹都是生長在灘涂上的。而延伸到水深更大處的灘涂外延更是許多底棲魚類如鲆鰈之類的棲息覓食地。如果為發展海洋經濟而盲目建設港口或是圍海造地,將會導致包括灘涂在內的大量濱海濕地消失,海洋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今天我們已認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做法是錯誤的,濱海濕地作為海洋生態中脆弱的一環,需要運用科學知識對它進行修復。濱海濕地修復與森林恢復一樣,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首先要了解其在未受到破壞前的自然狀況,以及不同類型的濱海濕地的組成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長期計劃,才能夠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裡逐漸將“濱海濕地系統”修復,最終讓我國近海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

(責編:方經綸、曾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