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受損的山西古建怎麼辦?專家呼吁“切勿當成舊房子來修”

王紹紹 段思齊
2021年10月15日15:05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那些處於風雨之中的山西古建牽動人心。

平遙古城牆發生局部坍塌,晉祠多處建屋面漏水,天龍山石窟、蒙山開化寺遺址出現漏水、坍塌等險情……近期持續的強降雨令多處古建筑不同程度受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汾城古建筑群的城隍廟一處建筑檐部瓦件脫落。圖片來源:新華社

山西文物搶險修繕工作正有序開展

山西省文物部門統計,截至2021年10月11日下午17時,山西省共有1783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出現屋頂漏雨、牆體開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險情,9座博物館紀念館出現小面積漏雨、部分構件損壞等情況。

據了解,這次受損的古建絕大多數是市、縣級文保單位和尚未核定公布為文保單位的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國保、省保單位主要險情是屋面小面積滲漏及周邊護坡岩體、地基等出現滑坡等問題,低級別和未定級文物出現牆體坍塌、梁架傾倒等險情較多。”山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山西眾多的文物大都在地上,特別是古建筑,多為木結構,在長時間連續雨水的天氣中,更容易受到損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挂職副院長張劍葳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採訪時表示,大雨可能會沖散很多不可移動文物的構件,甚至有些整體坍塌,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收集構件,集中進行保護,防止二次流失。

人民網“強觀察”欄目獲悉,山西省文物局正積極開展搶險修繕工作。一是進行雨季防災專門部署,各地加強日常管理,採用遮蓋、臨時支護等措施對有險情的建筑排除險情﹔二是各地做好險情監測,發現險情及時處置,確保文物和周邊群眾安全,同時對全省文物單位險情情況進行統計﹔三是組織全省有資質的單位主動介入,進行現場排險,各地正在抓緊編制搶險方案。

“古建筑的修繕應以預防為主”

山西是我國古建筑遺存最多的省份,有“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之稱,全省11個市均分布有不同數量、不同時期的古建筑。

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怡濤看來,日常的養護和管理對於古建筑的保護至關重要,平常一些不起眼的工作,比如屋頂除草、更換個別破損的瓦件、門窗構件、牆體抹灰、加固鬆動的台基、局部修補或更換風化的地磚等,就能幫助古建筑延年益壽。但如果年久失修,小漏洞會帶來大隱患,即便沒有突發暴雨的沖刷,古建筑也會在日常風吹日晒中走向消亡。

古建筑的修繕應以預防為主,逐漸把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張劍葳進一步解釋道,預防性修復的成本要遠低於臨時搶救,應做到平時發現問題,小病早治,對症下藥。其實,很多時候預防並不復雜,比如下雨時給古建筑撐把傘,或者臨時搭建棚子,都能起到暫時的遮擋作用。

“還有一些古建筑存在排水不暢等問題,一旦暴雨來臨就極有可能被淹,對此,在日常檢查中應提前進行疏導和疏通,每年都做一些小修小補,這是中國古代建筑維護的傳統經驗,好的傳統應該堅持下去。”張劍葳建議,還要對文物進行足夠詳細且完整的記錄,即便在暴雨沖擊嚴重垮塌時,也可以參照記錄對其進行復原設計。

“切勿把文物當成舊房子來修”

古建筑原狀反映的歷史信息意義重大,是古建筑價值的載體。

“修繕古建筑的核心目的是為了保存歷史信息、弘揚文化價值,在災后應急搶險保証其安全性之后,應該基於文物本身制定科學的修繕方案。”徐怡濤提醒,若是缺乏詳細系統的研究就對文物本體進行干預,則極有可能造成大量歷史信息損失。

古建筑的修復對工匠隊伍的專業水平要求也相當高。張劍葳指出,文物保護方面有著嚴格的保護准則和維修規范,需要按部就班進行操作,切勿把文物當成舊房子來修,堅決要避免出現修完之后把文物變成新建筑這種情況。

“在很多地方,古建筑更偏工程性修復,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基於文物價值本身的修復。”徐怡濤進一步指出,文物修繕應當基於價值研究、結構研究、技術研究,不僅僅是還原外表這麼簡單。

保護古建筑在於保護其所承載的歷史信息,彰顯出它的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而非僅僅為了保存古建筑的物質軀體。徐怡濤強調,要想體現古建筑修繕的“魂”,就應該了解古建筑的歷史,掌握其初建年代的工藝特征,採取以傳統工藝為主的維修保護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建筑材料進行修繕施工,達到材料、工藝、造型三方面的原真性。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