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強觀察丨輪番推銷不勝其擾,網絡詐騙財產受損?這部專門法律出手了

朱江 實習生羅坷欣
2022年09月08日15:2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從“請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到破獲、攔截數以億計的詐騙信息,近年來,國家打擊詐騙犯罪行為的力度不斷加大,全民防詐騙意識不斷增強。2022年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簡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獲得審議通過,將自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網絡成為詐騙主陣地 陷阱瞄准年輕人

作為非接觸式的新型犯罪類型,電信網絡詐騙具有隱蔽性強、犯罪風險低等特點。“犯罪分子會跟隨社會熱點和新業態、新領域精心編造與人們生產生活深度交織的各種騙局,迷惑性極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院長助理、全國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分中心執行主任王曉偉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採訪時表示。

王曉偉介紹,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型來看,虛假網絡貸款、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這5類詐騙發案佔比近80%﹔從通訊網絡工具來看,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已佔全部發案的60%,同時通過秒撥、VPN、雲語音呼叫以及國外運營商的電話卡、短信平台、通訊線路等方式實施詐騙。

年輕一代日漸成為詐騙團伙的主要目標。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9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電信詐騙涉案被告人中,80后、90后佔比近90%,而18周歲至28周歲被告人佔比超過55%。“年輕人熟悉互聯網,日常生活與網絡深度融合,容易接觸詐騙信息並泄露個人隱私。再加上,詐騙人員會編造各種騙局對他們輪番推銷,財產容易受損。”王曉偉解釋。

聚焦多元協同共治 注重宣傳前端防范

近年來,公安機關深入開展“雲劍”“淨網”等專項行動,同時全面開展預防攔截工作,開展主題宣傳活動,開發國家反詐中心APP,力求從源頭阻止電信網絡詐騙的發生。

“當前電信網絡犯罪存在著發現難、取証難、抓捕難的困境,而且作案方式多元且更迭快速,僅僅依靠公安機關是不夠的。”北京師范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吳沈括指出。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提出,有關部門、單位在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中應當密切協作,實現跨行業、跨地域協同配合、快速聯動﹔同時,國務院公安部門等會同外交部門加強國際執法司法合作,與有關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建立有效合作機制。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聚焦多元協同治理,有利於公安機關調查取証、追贓挽損、跨境協作、技術反制等工作的開展。”王曉偉表示,另一方面,通過明確各部門、行業、單位、企業以及個人在反詐宣傳教育中的責任、義務,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發布也進一步增加了防范力度和宣傳教育手段,有利於全社會反詐工作格局的構建。

實現“天下無詐” 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2020年,公安部集中開展“長城2號”打擊治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努力做到“詐騙電話打不進來、詐騙短信發不出去、詐騙網站登錄不上去、詐騙錢財轉不出去”。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國家反詐中心直接推送預警指令8045.8萬條,預警准確率達到了78.4%,公安部會同工信部、人民銀行等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的成員單位,攔截詐騙電話7.7億次、短信10.7億條,封堵涉詐域名網址158.2萬個,緊急攔截止付涉詐銀行賬戶364.7萬個。

想要最終實現“天下無詐”,吳沈括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繼續注重前端治理和預防阻斷,嚴格落實相關責任,扼殺犯罪發生的可能﹔二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積極投身反詐防騙活動﹔三是加強宣傳,不斷提高群眾的反詐意識和詐騙“免疫力”,讓反詐知識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人人參與反詐、人人都會反詐。

(責編:朱江、曾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