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觀察︱北証50上線,釋放哪些積極信號?

北証50首日行情。 北京証券交易所官網截圖
北交所首個指數——北証50成份指數(簡稱北証50)於11月21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上線首日,北証50收盤上漲2.55%,報1028.72點,開盤后走勢平穩,樣本股成交活躍,提高了整個市場活躍度。據了解,北証50以2022年4月29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
“北証50的推出是北交所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標志著北交所開市以來運行平穩良好,市場較為活躍,市場定價比較有效,已經具備了編制市場綜合指數的基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系教授江萍告訴人民網“強觀察”欄目。
中央財經大學証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証50不僅是資產配置、業績評價的必要工具,也是指數基金設立和發行的依據,將為北交所引入持續增量資金和多樣化的投資者。
那麼,北証50的樣本股具有哪些特點?
江萍介紹,北証50中的個股通過流動性篩選后按照市值排序選出,50隻個股覆蓋了16個細分領域,首發樣本股總市值佔市場超過七成,樣本股總體研發支出投入大,經營狀況良好。
“強觀察”梳理發現,北証50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新能源、科技軟硬件、新材料、醫藥生物等科創屬性突出的行業,其合計市值佔比超70%。在上線首日,50支樣本股中,47隻上漲,最高個股漲幅近10%。最新數據顯示,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77%,民營企業佔比86%。
“總體來看,北証50成分股標的公司質量優良、規模相對較大、流動性好、具備成長性,能夠較好地反映北交所市場的總體行情和上市公司特點,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江萍說。
北交所進入指數化投資時代,有何重要意義?
“北証50的發布體現了北交所持續創新和改革的決心,鼓勵了投資者信心。指數上線后,可以用於衡量北交所市場表現和走勢,為投資於專精特新市場的資金提供了對應的業績基准。”江萍表示,總體來看,北証50的推出對於北交所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建設。未來,北交所可以進一步開發相關指數投資產品,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促進多樣化投資者入市,為北交所市場帶來穩定的參與資金,提升市場參與度和活力。
北交所表示,北証50上線將為北交所引入持續增量資金和多樣化投資者。北交所將以北証50為核心,在做大做強市場主指數的基礎上,探索推出符合市場發展特征的各類特色指數,指數基金將陸續設立和發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