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网友说话:大城市有“干净空气容量”应减人限煤

周旭东
2016年04月21日09:02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3月23日,我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做特约观察员直播,在《央广新闻·第一评论》讲:

环保部长陈吉宁在全国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话题,给人印象深的是:

用三个数来看变化。一是空气优良天数,二是重污染天数,三是全年的PM2.5浓度。比如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国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

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改善能源结构密不可分,把烧煤改成烧天然气和烧油,就大大减少了污染气体排放。

首都几十年来都是得到全国支援,缺资源,能从外地支援进京,唯独干净空气无法支援。

大城市的“人口”容量需要考虑“空气”容量。打个比方,一间会议室,进来两人,1人抽烟,靠着打开的窗子,屋里污染可以说不明显。如果增加到6人包括3人抽烟,屋里可能就开始有了烟味,但是也能从窗子散出去。要是增加到100人包括50人同时抽烟,即使开着窗子,屋里也会烟雾腾腾气味呛人。所以这间屋子尽管座位容量是100个,但是房间的干净空气容量其实只有6人,超过6人的话,二手烟污染就大了。

城市干净空气容量这个概念应该提出。城市空气容量限度是客观存在的,我指的是干净的空气,不致病的空气。

使北京空气变干净的正向因素,只有风、雨(雪);使城市空气污染的反向因素,有人群生产和生活排放出的污染气体、风沙带来的扬尘。当城市人口少的时候,污染因素小于洁净因素,正向因素大于反向因素,空气质量就不会持续变坏,就会朝正方向改善,如同只有1个人吸烟的开窗房间;当人口膨胀,污染因素大于洁净因素时,反向因素大于正向因素,污染物就会越积越多,造成雾霾久久不散,如同50人吸烟的房间。

北京缺风少雨,正向因素太小,人口膨胀,反向因素太大,导致污染势力大于洁净势力,结果当然是污染,犯了大城市病之一——人口突破了“城市干净空气容量”。

陈吉宁部长还说:散煤对雾霾的贡献比较大。

北京市1月份召开过“散煤治理和燃煤污染控制工作会议”,要求今年全市400个村庄完成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四区2017年基本实现无煤化。

加上控制人口,北京这样做就抓住了治霾的主要矛盾了。

(责编:邓志慧、李小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