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马云等商业大咖眼中的未来十年是这样的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孙娜)初春的泉城,处处生机。4月24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为期两天的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圆满闭幕,1200余名国内外行业大佬、企业领袖齐聚一堂,深入探索商业文明的新生态。在“10人看10年”专场活动中,柳传志、郭广昌、刘永好、王玉锁、李东生、俞敏洪、田溯宁、刘积仁、贾跃亭、马云等十位商业大咖罕见同台,对未来十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柳传志:科创将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互联网的结合
“未来的科技创新是什么呢?”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认为,将会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互联网的结合。而当今中国科技创新的进步,归结于民营企业生命力的加强。柳传志强调,不能把科研封锁在大学和科研院所里,而要让企业界投入更大的力量。他呼吁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组成自己的研发团队或者购进国外的团队,布局十年后将要发生的事情。
郭广昌:通过移动互联响应客户需求
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看来,要看十年,真的太难了。“谁敢说十年以前就知道BAT这么成功?反正我是不相信的。”但是他认为有一个人看到了,那就是马云,因为他是“外星人”。
从制造业的角度,与客户能否真的互动,是郭广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郭广昌说,制造领域最大的趋势就是要与客户无缝对接。“这个无缝链接不是把产品直接卖给客户就算,更重要的是制造过程能够极快地响应客户需求,或者客户的需求能够直接反映到制造过程里。移动互联网就渗透到整个供应链,渗透到整个制造过程,这才是未来。”
刘永好:结成联合体带领农民获益
“美好是愿景,是一种想象,是一种行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未来的畅想,仍然是坚持实业路线。新希望集团将与农民结成联合体,带动数十万农民组建家庭农场,让他们一年有差不多20万的收入。“不但我们发展了,转型了,从生产饲料、卖肉的,变成了金融、技术、市场,为养殖场服务的服务商,还让农民获益。”
王玉锁:能源的未来趋势就是绿色
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认为,“能源的未来趋势就是绿色。用的会越来越巧,供的会越来越绿。”在他看来,新时代最大的不同,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已经回归主权,“未来能源的消费者也是能源的生产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卖掉自己不用的能源挣钱,成为能源的消费者。”
李东生:更多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认为,“未来十年,中国企业在500强当中的数量一定会增加,而且符合全球化水平的企业标准预测会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他指出,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是转型的关键词,从外向型制造到全球化经营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途径。“我始终认为,中华民族复兴、国家的强大,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强大的基础上的,而强大的中国经济需要有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中国跨国企业,才能够实现实业强国的中国梦。”李东生说。
俞敏洪:下一场革命一定发生在教育领域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认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改变中国当下的教育现状,学生们不用再死记硬背,而是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中国下一场革命一定发生在教育领域,而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革命。未来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教育才能把中国从现在暂时的经济繁荣中,推向未来更加长久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俞敏洪说。
田溯宁:未来企业将成为客户运营商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认为,未来的企业形态都会从一个产品的生产者,变成客户的运营者。未来运营商的特征,将永远在线,要永远记录下来为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能够时刻感知在不同情景下各种各样反馈的数据,在最重要的时间,能够感知客户的状态,在感知的同时能够预测未来的需求。
刘积仁:健康产业将成为未来服务业最重要的板块
“大健康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指出,健康产业是永远蓬勃发展的,它的生命力很长,控费无论怎么控制,全世界的经验,医疗费用没有降低过。“所以,我认为中国未来的服务业里面,最大的一个板块一定是大健康的产业,而这个产业来自于我们整个医疗体系的变更。”
贾跃亭:中国互联网企业将反超欧美
对于未来全球的经济趋势,乐视控股创始人、董事长、CEO贾跃亭有两个判断:第一,未来十年将会是真正的中国互联网生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战胜欧美、日、韩企业的巨大历史机遇。第二,未来互联网生态模式将会取代专业化分工的模式,全球的经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马云: 想象力是未来社会最大的动力之一
“BAT大家都觉得它相当的了不起,但是你的想象力不够,我估计也就两三年格局就会变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做企业,切忌是今天做明天就会成功,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们公司做任何一个决定都会问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宣布这个事情,十年以后会不会成功。如果十年以后会成功我们就干。”对于未来,他说,“我从来没有觉得什么东西不可以想,敢想才会有未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