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新闻热点

城市对话第一场文字实录

2016年12月16日17:22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贾蔚雯) 今天下午,《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首批城市分卷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

  城市对话环节分为两场,分别围绕“人文”和“地理”两个话题进行,第一场对话围绕“人文”展开,参与的嘉宾是大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宫镇江,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旭,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银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

  以下为城市对话第一场的文字实录:

  宫镇江:首先我要感谢主办单位、感谢主持人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特别是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为我们精心编辑、印刷了大庆分卷,能够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大庆、了解大庆,进而走进大庆,在我们大庆市的城市名片夹中,我觉得是有多张名片的。比如说产业名片,是著名的绿色石化之都,是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石油生产基地。还比如说生态旅游名片,我们叫“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周边是皑皑白雪,去体验一下来自地层深处的、热情的、浓烈的大庆温泉,会别有一番意境,也别有一番情趣。

  在我们众多城市名片当中,最有价值、最具特色、最为亮丽的城市名片,一定是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这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根与魂。大庆油田开发已经走过了57个年头,大庆建市也有37年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大庆人始终继承和弘扬了以爱国、敬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大庆始终保持着原油产量、上交利税、原油的综合采出率三个全国第一,累计为共和国生产原油23亿吨,为国家上缴各种税费2.6万亿元,主力油田的原油采出率达到了50%,比世界的先进水平还要高出10—15个百分点,也说明了我们的科技实力、我们的创新能力,大庆也被评为内陆地区生活富裕的地区,我们也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包括工业旅游创新城市等诸多殊荣。

  在这里,我也诚挚地欢迎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到大庆去走一走、看一看,大家一定不虚此行。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非常具体、非常形象,谢谢,我们请闫旭部长。

  闫旭:非常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介绍铜川的机会,刚才大庆为祖国献石油,我们铜川过去为祖国献煤炭,同样在共和国的发展中贡献了光和热。

  铜川早在宋代和景德镇同属中国陶瓷的六大窑系,应该是源远流长我们的来往,今天铜川介绍城市非常地有渊源,我们铜川的耀州窑兴于唐、盛于宋,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烧造技艺,耀州陶瓷烧制技艺堪称东方陶瓷的活化石,我今天亮的第一张名片就是“青瓷之乡”。说到铜川也不得不提到一位141岁的老人,就是药王孙思邈,他的养生理念和精神在中国中医药界有深刻的影响,他的养生思想至今指导着我们的生活理念,所以我们铜川的第二个名片就是药王故里、养生福地。玄奘高僧一生译经1335卷,其中682卷在我们铜川玉华宫译出来的,同时他也是玉华宫圆寂的,妙善公主的肉身道场在我们铜川的大香山,所以我们铜川也是一个佛教圣地。

  铜川在20世纪30年代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办了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成为八路军东征抗日的出发点,所以我们铜川也是一个精神高地。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闫旭部长,接下来有请胡部长。

  胡银娇: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我也十分荣幸在这里介绍我工作和生活的美镇。景德镇是千年古镇、千年瓷都,是一个有故事、有文化、有历史的城市,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和600多年多年的御窑史,青花瓷是中国最早的全球化商品,瓷器是景德镇递送给世界最亮丽的名片,陶瓷文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生命,英文“china” 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认识china应该从景德镇,景德镇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象征和代表之一。

  景德镇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就像一本厚重的人文大书,珍贵的陶瓷古迹,精湛的制瓷工艺、异彩的陶瓷精品、独特的习俗,是这座城市灵动的魂。景德镇自然环境水土宜陶,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6.7%,灿烂优美的陶瓷文化和景德镇生态,使景德镇成为中国独有的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在这里,我诚挚地欢迎在座的各位朋友、全国的朋友们到景德镇观光旅游、学习考察,近距离地感受土与火燃烧后的酣暢淋漓,近距离地领略中国瓷都、世界瓷都的独特魅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三位部长,你们的城市名片都亮得非常亮丽、非常耀眼,也特别精彩,我今天就想将来的主持人的竞争力会多强啊?每个人的所以语言都那么好,所以很多人都加入媒体从业人员当中了,确实不愧为宣传部长,特别棒。

  我们其实提起来大庆的铁人精神、铜川的药王,其实铜川我没去过,我特别向往,你一说我特别想立刻就去,还有景德镇瓷器,这三个城市有相同的特点,它的传统文化历史特别悠久,我想请问三位部长,让你们很简短的方法,几句话给我们阐述一下你们如何处理文化传统与城市发展这样的关系的呢?还是宫部长先说吧。

  宫镇江:最近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有的同志讲了,是教育水平,是市民的文化素质,也有的朋友说是一个城市的科技实力,它的创新能力。我觉得这些说得都不错,但是追根溯源、归根到底决定这些的我觉得还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传承。

  大庆市是一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大庆市建市和其他城市相比非常短暂,但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同时,这里也孕育和传承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这样宝贵的永不枯竭的精神,也成为新时期大庆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当前大庆市也正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大力弘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奋力走出转型发展路子力发展的新形建设要把大庆市发展成为产业经济多元的经济大市,彰显自身特色的文化名市,拉动周边发展的中心城市,环境和谐优美的园林城市,还有就是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自豪感不断提升的幸福城市。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庆精神”和 “铁人精神”的继承、弘扬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教育灌输、典型引导、环境熏陶、艺术渲染,包括制度涵养,努力使大庆精神深深地植根于一代又一代大庆人的心中,使之成为我们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也有信心,在党中央、国务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焕发出我们的内生动力,相信大庆明天的名片一定会更加美好,大庆红旗永远会更加鲜艳,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接着闫旭部长。

  闫旭:刚才说到了文化,应该说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文化是源。源远才能流长,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和传承先进的文化相结合。作为我们铜川的文化,第一我们觉得先进的文化传承必须和城市建筑相结合,我们要把我们的文化符号镌刻在我们城市的公园里,镌刻在我们城市的广场上,镌刻在我们城市的标志物上,使这个城市有历史的印记,通过这些印记标志文化符号。使得人们到这个城市处处有文化、到处是故事。

  第二,我们觉得城市的文化传承必须和提升人的素质相结合,我们要认真地把红色基因发挥好,真正地用红色基因去教育我们的干部、去武装我们的干部,继承革命传统,实现追赶超越。同时,我们要把先进的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用先进的文化,向上、向善、向好的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市民。

  在我们铜川运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做好事、做好人,依托一种习惯,继续用一种先进的理念推进我们铜川好人好事,向铜川的人好传递。

  第三,我们觉得要把先进的文化和城市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我们要充分的发挥药王优势,把正在建的和建成的孙思邈医院、孙思邈学院、孙思邈博物馆运用好,要把我们的四大中医药基地建设好,打造药王品牌 ,建设健康铜川。要充分的挖掘陶瓷资源的生产优势,打造铜川陶瓷产业的升级版,要充分的发挥独特的药王山等旅游景点的优势,打造全域铜川旅游的新格局。

  最后,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的铜川欢迎大家。

  胡银娇: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我们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历史记忆,两千多年的制瓷历史,给景德镇留下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制瓷体系最完整的陶瓷文化的活态遗产,这个是景德镇的财富,也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同样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景德镇一直是世界制瓷人心目中的精神教员和麦加圣地,所以保护好我们这个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近年来,景德镇怀着对先人的崇敬,对文化的敬畏、对祖先的感恩、对子孙的负责,一方面保护传统文化、留住历史记忆。另外一方面,更注重城市的发展,给城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延续历史的文脉,尤其要以我们今天正确的作为,为将来、为城市、为子孙留下新的财富。

  所以,去年在我们景德镇十届十二次全会上面,市委确定了“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城市”的城市定位。目的就是要保护好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资源和利用好生态资源,发挥好景德镇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品牌价值,彰显景德镇在世界上独特的魅力。

  在这方面,我们景德镇具体的做法有三个方面:

  第一,保护传统的文脉。这里可能有很多人去过景德镇,有这样评价,“在景德镇游历就是踩在碎磁片上倾听历史”,景德镇有770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有50多座古窑址,150多个点。景德镇政府特别注重原生态、原文化的保护,以这种方式来保护地上、地下的遗址、遗存、窑址。尤其在整个城市建设中以御窑为中心,来保护全城市整体的风格风貌、文化肌理,使老城区始终成为一部活着的历史。

  第二,修复再现风貌。在保护的同时又注重发展,采取修旧如旧、建新、创新这样一个原则,修复老的历史街区、老窑址、老厂房,使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第三,注重文化利用,这是这几年我们景德镇做得最好的方面,景德镇树立了“陶瓷+”的理念,特别注重对老厂房的改造再利用,大家都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景德镇号称有十大瓷厂,其实不仅仅是十座,随着历史的发展,多种原因,它们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些老厂房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现代工业遗存。近几年景德镇把这些老厂房改造利用,形成了一大批陶瓷文化的园区,陶瓷文化创意的街区,文化产业的示范区。打造了一批既传承传统制瓷技艺,又是现代陶瓷文化创业的积聚地,成了企业的乐土、艺术的殿堂、文化的高地。比如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陶溪川的创意街区,我们今年瓷博会来自德国的嘉宾,点赞它是世界上目前可以说是最好的文化街区之一,欢迎大家有机会能够到这里去看一看,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三位领导精彩的介绍,其实我给他们每个人都有限时,3—5分钟,因为说起自己家乡都会滔滔不绝,说好几个小时都没有问题,好的东西太多了,如数家珍。我们唯一的女士胡部长有点超时,其实编导给我打了好几次手势我都不忍心打扰,一个女士,我们就多给她几分钟了。

  荆主任上周你去了景德镇,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荆林波:我谈三个层面和一个总结,李老师提的问题非常好,城市文化和发展之间有三个层面。

  第一,城市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刚才库热西副部长也提到这一点,文化的载体既有物理的地理的标志、楼堂馆所(我这里指的楼堂馆所是另外一个概念,是博物馆、纪念馆),也有人文的景观。比如说二位提到了陶瓷,它的起源,景德镇从三圣开始算,从你们最早的创始人宁封子到东晋时代的赵慨、再到最后的窑神童宾,还有比如铜川的药王孙思邈,人物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大庆同样,铁人精神也是它一个重要的载体。

  第二,城市是文化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人们不仅要走进去,刚才都打了名片,大家都希望走进去,更重要的是输出来,要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去传播,我想我们的出版集团和人民网这种合作,多渠道、多媒体整合是给你们的名片打开了一个窗户。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城市更是文明创新的一个摇篮。城市的文化如果是静态地看,我们可以从农业文明看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的信息文明,你们三个城市实际上折射出来的,以大庆来看,资源性城市怎么转型的问题,我们看到宣传片里,沃尔沃新一代已经在你那儿生根发芽了,实际上是你的制造文明的升级版。景德镇的瓷器,现在重要的是工业瓷的日用化、日用瓷的工艺化,怎样再造文明?我们知道工艺瓷的产值产量和日用瓷、建筑瓷远远不在一个空间,同样铜川也是这样,传统的产业基地,你现在的做的药谷、红色旅游,怎样才能更明确。

  总之我总结一句话,如果我们城市的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展现的话,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技术符合是你的硬实力,那么政府,你们三位领导所代表的是治理能力的话,那么你的治理能力的叠加是三位一体,才能使你的城市的名片打得更亮、更响。

  谢谢!

(责编:贾蔚雯、管业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