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时髦玷污了“孝顺”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到传统佳节,特别是母亲节,微信朋友圈里对母亲的祝福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而不少的“网盲”母亲却整日孤苦伶仃,踽踽独行……难怪有人调侃:“自古网络多孝子,可惜你妈不上网”。如此“孝行”,其实是让时髦的外衣玷污了“孝顺”的实质,须坚决摒弃。
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为立德之本,是我们应有的传统美德。王祥卧冰求鲤的美谈、董永卖身葬父的佳话、陆绩怀橘遗亲的传说,已经将“孝顺”的基因植入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与灵魂之中,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怎敢对父母有半点不恭?可见,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永恒不灭的。中国人一向重视“言必信,行必果”,今天我们作子女的更应当拿出实际行动去爱护、去感恩我们的母亲。
感恩母亲,应该了解其生活中的冷暖与疾苦。也许我们对父母做不到其疾之忧,我们不能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节日时一束花,或者几句网络祝福,就打发了辛苦养育我们十数载的母亲。但内心起码的尊敬和谦卑是必须要有的。要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一下母亲的体力上的负担。
感恩母亲,更应该了解其精神上的需求。父母的谆谆教诲是子女无法用物质回报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最好是有时间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谈谈生活中的见闻,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悦,聊聊个人工作中的得失,或者在母亲节带父母出门游山玩水,送上几枝康乃馨……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礼物虽轻,但情深意重,带给他们精神上的安慰是无可比拟的。
感恩母亲,弘扬母爱,正在悄悄改变着每个拥有孝之心怀的中国人。但孝行千里,始于足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沿着孝道长久的走下去,更不要让微信朋友圈里的时髦祝福与短信,玷污了无数前辈用行动写就的“孝顺”这两个字,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纸船明烛照天烧”。(湖北远安一中 王凤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