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养老资金如何“源有活水汩汩来”?

2019年03月07日09:34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来自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老龄人口,每年将一千万、一千万地增长。应对人口老龄化,时间紧任务重,其中居民养老问题是重中之重。

老有所养,养老金是基础。钱从哪里来?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们养得起吗?如何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近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教授在麻辣财经两会特别节目中,与人民日报记者李心萍、曲哲涵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麻辣”对谈。>>>访谈实录

养老金取不出来怎么办?全国统筹化解风险

曲哲涵:未来老年人越来越多,会不会出现资金保障的缺口?

李心萍:2017年养老金的总收入在4.7万亿元左右,总支出在4万亿元左右,还是收大于支的,而且它的累计结余达到了5万亿元,总的来看,养老金的账目还是很好看的,总的账目也是很健康的,5万亿元的累计结余可以支付我们14-17个月的所有职工的养老金的水平。

那大家的担忧在哪里呢?不同省份之间其实是有差距的。好的省份,比如广东,2017年结余超过上千亿元,结余养老金可以支付40到50个月的职工退休金,可是有些省份,比如黑龙江、辽宁,它们已经出现了当期的收不抵支,甚至个别省份把历史的累计结余都已经用完了,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有些省份的养老金还比较富有,有些省份养老金出现告急的情况。

曲哲涵:现在养老金存在着地区分割,统筹层次不高的问题。要解决这种不同省份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该怎么办?

李心萍:还是要提高统筹层次,光靠省内统筹已经搞不定,只能做全国的统筹。做全国统筹,去年中央是有大的政策的。我们去年5月份推出了养老金的中央调剂制度,所谓的中央调剂就是说,每个省份按照一定的比例,比如我们每个省份按3% 上缴一定比例的养老金,中央核定一个人头的基本数,再乘以每个省份有多少退休老人,给你乘出一个数,把这笔钱在当年就分到各个省。通过这种调剂制度实现了养老金在省与省之间的转移支付,这就解决了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慢慢的我们再把上缴的比例慢慢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

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金有四招

郑伟:从短期来看,目前我们确实不存在缺口的问题。但是由于咱们国家人口老龄化进入了相对比较急剧深化的阶段,从长远来看,还是有一些隐忧的。

总体来说,目前我们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改革窗口期。一个就是怎么在养老保险制度内部挖潜,比如通过中央调基金的制度,通过下一步全国统筹来解决。再比如说我们是不是要考虑延迟实际退休年龄,实际上因为存在大量的提前退休的情况,全国平均的实际退休年龄大概也就在54-55岁这样的水平。

第二个,考虑外部筹资,包括国有资本划转、使用全国社保基金、未来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是加大对社保以及养老支持的力度。外部筹资可以考虑的举措,就是国资的划转。2017年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关于国资划转的实施方案。根据国资委披露的信息,2018年底已经有18家中央企业完成了划转,划转的金额是750亿。国资划转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要解决养老保险的代际公平的问题。通过国有资本一部分来划转,来充实社保基金,这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举措综合施策,我们面临的养老保险问题还是有解决方案的。需要强调的就是,养老保险的改革其实是需要经济支撑的,经济好,养老就容易;经济不好,养老就难。在整个从长远来看,保持咱们国家的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李心萍:技术的进步给我们未来的养老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说现在科技的发展会带动生产力的大力提高。人工智能、机器人大军的加入,未来一个在职员工带着十个机器人就可以把一个退休老人养得特别好,不但养得起还养得更好,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第二支柱拓宽养老金覆盖面

曲哲涵: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基本,想要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更高,还需要更多养老资金的来源,养老保障体系比较成熟的国家基本上现在都是三支柱。

郑伟:我们国家第二支柱从企业年金到职业年金发展了十几年,发展的态势还可以,但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第二支柱覆盖面太窄。

李心萍:企业年金为什么覆盖率低呢?企业和职工都有两大担忧,企业会认为我把这笔钱交给专门的投资运营机构去运营,它的投资收益率一定会比我自己投资来得高吗?这是它的疑虑。而且,投资收益率不一定高,我还要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对职工而言,很多人希望我当期福利以现金的形式在当下拿到手里,落袋为安,这是最好的,这两个因素导致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发展状态并不是特别好。

曲哲涵:还需要哪些政策推动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李心萍:从企业年金建设来看,目前政策供给还是比较丰富的。比如在去年推行了新的企业年金办法,首先,下调了缴费比例上限,企业缴费占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从原来十二分之一下调到8%。企业加上职工缴费和计占企业工资总额的比例从六分之一下调到12%,包括企业缴费分配到个人账户里的最高额不可以超过平均数5倍。这种调整,一方面鼓励企业去建立企业年金,另一方面也避免企业通过年金方式来进行避税,从而拉大了企业之间、员工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其他方面,比如说放宽年金待遇领取的条件,只要到达了退休年龄或者说我要到国外境外去定居居住的话,都可以去领年金。年金可以按月领取,可以分次领,也可以一次性领,这个方式是越来越丰富的。

加强养老保险市场监管,个人投保需谨慎

曲哲涵:再看一下第三支柱,这方面我们可能还是刚刚起步,占比也比较低,您认为在政策方面我们还有哪些支持或者刺激的空间?

郑伟:2018年财政部、银保监会几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从2018年5月1日开始,福建省、上海市、苏州工业园区就已经开始在做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9年5月1日之后有可能这个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到像一些基金或者其他的一些金融机构。

另外,基金业这块也在做充分的准备,去年从8月份开始第一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全年应该有大约40支获得批准,所以这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起来协助,共同打造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从大的方面来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是积累阶段,第二是领取阶段。在积累阶段,我们需要有一些政策去鼓励,比如说税优政策;在领取阶段,也有很多政策要出台,既然目的是为了给养老提供保障,就应该鼓励长期领取,终身领取。这需要政府有很多的政策,怎么来支持和鼓励。

主持人:还是要把这两个产品作为很明确养老的目标,然后去投资,不要像前些年保险业短期高现价的产品,短期就要收益,事实上反而适得其反。

郑伟:在领取阶段,最重要是要应对长寿风险。

主持人:稳定、安全。另外,无论商业类保险还是目标基金,它还是一个商业性的金融产品,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在里面,有很多机构利用老年人的养老焦虑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里面真伪莫辨,许多老年人的养老本钱血本无归,一方面需要监管加力,另一方面,还是要增加理财方面的知识常识的学习。

(责编:王玫、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