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祥明: 探索生态型建设模式 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
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周晶 实习生刘丹)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央企业勇当先锋、积极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出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为国尽责、为民造福是华润的本分和职责。” 近日,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华润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积极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同时,集团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华润集团董事长 王祥明
规定动作+自选动作 打好扶贫“组合拳”
2002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江西广昌县列为华润的定点扶贫县。2012年,宁夏海原县成为集团的第二个定点扶贫县。王祥明介绍:“从2002年至今,华润共投入5.5亿元,通过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投资扶贫、人才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帮扶,目前广昌县和海原县均已脱贫摘帽。”
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如果说定点帮扶广昌县和海原县是规定动作,那么从2008年华润建起了第一座希望小镇——百色希望小镇开始,就是自选动作。“12年来,集团累计投入超过8亿元,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建成了广西百色、河北西柏坡、湖南韶山、福建古田、贵州遵义、安徽金寨、江西井冈山、宁夏海原、贵州剑河、湖北红安10座华润希望小镇;陕西延安、四川南江古田2 座希望小镇也正在规划建设。”王祥明说。
“每一个希望小镇,都不是一次性的捐助。我们探索的是生态型建设模式,以此辐射带动希望小镇周边脱贫致富。”在王祥明看来,集团扶贫的主要经验有四:一是环境改造。把老百姓的住房,周边的环境,包括一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或重建;二是产业帮扶。发挥华润多元化产业集团的优势,把华润民生产业链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相结合,立足于帮扶种植和养殖业;三是对扶贫团队进行组织重构,组成由村民、政府、华润三方实体共存的帮扶组织,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帮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四是精神重塑。塑造当地村民自我创造价值的精神目标,帮助他们改变观念,自发主动的致富和创业。
稳就业谋长远 重振湖北疫后经济
谈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的举措时,王祥明表示,从今年8月22号起,华润专场招聘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这次集团拿出来5大业务板块的2000多个实体企业、47,000个岗位面全社会招聘。其中,有5000个岗位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专项招生计划,有约1100多个岗位会在湖北当地解决就业。
除了启动招聘外,华润集团还在疫情之后与湖北省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框架,总金额达到1500亿元。王祥明介绍,华润将在湖北的葛痁、襄阳等几个开发区投资建设城市综合体,引进万象汇、华润木棉花与米兰花酒店、写字楼等,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引进高端人才而提供基础支撑。同时,开展“渔光互补”项目,把环境整治与光能发电结合起来,用商业项目盈利来补充长江环境保护的持续投入,达到环境改造和绿色循环发展的可持续目标。“发电占用的湖面给老百姓付费,按照目前标准,一亩水塘一年支付给老百姓1000元,除了渔民受益,项目产值也能为当地带来一笔可观的税收。” 王祥明说。
数字化转型 为企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数字化给企业带来的挑战,王祥明直言:“对传统企业来说,挑战巨大。”
“华润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是推动较早的央企。早在2018年华润成立80周年的时候,就制定了智慧华润2028规划。”王祥明表示,华润将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期望在“十四五”末,华润旗下各产业全面实现数字化,新行业、新业务、新产品拓展取得重大突破,跨板块融合迈向新台阶,数据资产初步挖掘变现,全集团人均生产效率、行业竞争能力、服务客户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数字化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也会带来新的增长点。”王祥明对集团的数字化发展充满信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