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新闻

“热点面对面”系列访谈之三

三孩话题频上热搜,激发生育意愿如何发力?

人民网记者 王雪纯
2022年03月24日09:03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小字号

拆除就业“35岁门槛”、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上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民生关切,建言献策引发广泛关注。针对这些热点话题,近期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邀请多位专家进行解读,推出“热点面对面”系列访谈。

“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建议为三孩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指标”“建议男性陪产假延长至30天以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交了鼓励三孩生育的议案提案,相关内容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为何三孩生育政策备受关注?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为1.3。

“我国目前总和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陆杰华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二孩全面放开后总和生育率虽然有所回升,但离预期还有差距,未达到缓解人口结构问题的效果。

生育率下降将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压力和负担?陆杰华认为,生育率下降伴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其次,会造成老龄化加剧。再次,对经济影响非常大。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人口较少或者老人居多,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没有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将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年轻人,跟年龄结构密切相关。最后,从国家安全上来看,人口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同样重要。因为所有的发展都是围绕人,人口总量下降,过于老龄化,就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育意愿为何偏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此外,河北、四川、浙江等近20个省区市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完善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

“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精神需求的丰富等多种原因使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主任、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凡看来,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更多的家庭生育。对于育龄人群要提供相应的更加立体的配套措施,层层递进,协助解除育龄人群的后顾之忧最为关键。她表示,虽然出台了不少鼓励生育的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还需继续完善。另外,因职场竞争激烈,女性想要升职加薪就需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

陆杰华认为,鼓励生育一定要标本兼治。“例如育儿津贴、托幼服务等等都要跟上,而且配套措施要循序渐进,不能是跳跃性的。另外,还要引导和鼓励更多男性主动承担家务。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了增加男性陪产假时长,这都是很好的建议。”

三孩政策如何落实落细?

“身边催婚的声音挺多的,目前也不想谈恋爱。”在北京打拼的85后赵女士说,她享受一个人健身逛街,不需要迎合他人,在家撸猫追剧的生活状态。

“像她这样的女孩子在生活中不占少数,晚婚晚育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种情况,陆杰华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对政策落地后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回应,分类管理,综合施策;二是积极转变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强化家庭责任;三是破除高价彩礼陋习,整治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四是保证育龄人群在就业中的平等,消除就业歧视;五是对女性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和奖励。

“现在人们不愿意生,大多是受到各方面生育成本的影响。”杨凡表示,在生育之后,更多的压力则是来自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生育是一个全社会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各个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优化生育政策,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

“热点面对面”系列访谈之一: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一万元可行么?财税专家回应

“热点面对面”系列访谈之二:“35岁+”是资源不是成本,专家呼吁拆除“年龄门槛”

(责编:王雪纯、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