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许曼云第一个孩子出生,3个月后,全家邀请高孃一起合影。此后58年,从4口人到全家三代十几口,从黑白照到彩照,高孃的身影都印入刘家的集体记忆。
高孃聪明。刘家夫妇是山西人,刚来的高孃学做山西菜、烩面、打卤面等,一学就会,不久刘家两口子就从食堂改成回家吃了。上世纪70年代,许曼云买了缝纫机,高孃竟学得比她好,邻居、同事裁好式样,都来找高孃帮忙。
高孃年轻守寡,两个孩子也夭折了。丈夫去世时,她点一盏油灯守了三天三夜,此后再没想过组建新家庭。
没有丈夫、没有房子、没有孩子,许曼云戏称高孃是“三无人员”。自此,这个“三无人员”一直跟随刘家,户口挂在刘家名下,随刘家几度迁徙。
对许曼云的5个孩子来说,自打一出生,爸爸、妈妈、高孃就是天然存在的家庭成员。许曼云和丈夫经常出差,高孃成为照顾5个孩子起居、饮食、监督学业的“代妈妈”。
对这5个孩子,高孃视为己出。和别家孩子起冲突了,高孃总护着他们,但孩子们调皮时也挨高孃的打。“我不在乎,知道她对他们好。”许曼云说。5个孩子从小到大所有鞋子都由高孃缝制,要添置衣裳也由高孃通知。“她很细心,爱带娃,我的孩子被照顾得很好。”许曼云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