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陷或为古河道“报复” 地下水土流失塌陷【4】--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南京地陷或为古河道“报复” 地下水土流失塌陷【4】

2012年11月30日13:38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南京发生地陷公交掉入坑内

南京闹市区发生地陷 31路公交车掉入坑内

  地面塌陷的“罪魁祸首”青溪 《红楼梦》中写到过它

  清溪花园坐落在南京明故宫遗址的东半部,在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大约是太子宫的范围,属于皇宫禁地。清溪花园东侧,有一条马路叫“清溪路”。在清溪花园与清溪路中间有一条窄窄的小河静静流过,小河的名字叫“清溪河”。清溪路,清溪河,清溪花园……听着这一串美妙的名字,想像中那里必是景色秀丽、宜于人居的所在。

  缓缓流过的清溪河大有来头。清溪应写作青溪,发源于钟山西南,古时北通玄武湖,南通秦淮河,逶迤九曲,长十余里。六朝时,青溪七桥九曲,岸柳依依,风景秀丽,为金陵名胜。“九曲青溪”曾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南朝末代皇帝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被隋军从台城的景阳井中拉出后,便被杀害在青溪畔,使白朴留下了“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的感慨。

  历史上,清溪经历了数次变迁。三国时,孙权曾引青溪水作护城河,为东渠。南唐筑城,青溪始分为二,半在城外,半在城内。约五代时,青溪八曲便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一条单调的河流,惹后人发出“八流都塞尽,一曲见南朝”的感慨。现在,南京市龙蟠中路西侧与明故宫东侧、北侧的河流以及月牙湖都属于清溪。清溪流到夫子庙东边的淮清桥边,与秦淮河汇合于桃叶渡。“淮清桥”就是从“秦淮河”与“清溪河”中各取一字而得名的。淮清桥一带曾是六朝大族的聚居地,两岸布满河房水榭,是有名的九曲坊所在地。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年那“一曲见南朝”的水系也已不复旧观。清溪河时常被马路截断,成为窄窄的暗沟。

  “当年曾照影,终古尚含情”。汉末,秣陵(南京)尉蒋子文的三妹青溪遇难,被世人奉为青溪女神,又称青溪小姑,旧时岸边曾建有青溪小姑祠以祀之。关于青溪小姑祠,历史上还流传过不少佳话。小姑祠里有许多大树,鸟儿经常在上面生儿育女。东晋太元年间,谢庆用弹弓打死几只鸟儿后,当即觉得体内颤栗不已。到了晚上,他梦见一个楚楚动人的女人怒气冲冲地对他说:“这些鸟儿是我养的,你为什么要伤害它们?”——传说中的青溪小姑还是一位热爱自然的环保人士呢!六朝时,乐府民歌《青溪小姑歌》极富传奇色彩:“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诗中透露出的细腻缠绵、悠扬摇曳的感情,表现出南朝乐府独有的委婉。梁人吴均曾在《续齐谐记》中塑造了青溪小姑与会稽(绍兴)人赵文韶互相唱歌达意,赠物留念的浪漫故事,流传至今,令人喟叹。

  清朝时,清溪又流进了《红楼梦》的故事中。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这样写道:“转过花幛,则见青溪前阻,众人诧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起,从那墙下出去’。”熟悉南京山水形胜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红楼梦》中这里写到的“青溪”的原型,就是现在流过南京明故宫遗址东侧和北侧的清溪。

  上世纪80年代初,清溪河岸边尚是杂花生树,河里鱼儿畅游,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河边漫步,颇有几分诗意。后来,清溪路和珠江路东段拓宽改造,紧靠河边的民房被拆除,并对河岸进行了石质护坡,清溪河里的游鱼慢慢地少了。再后来,清溪之水不再清澈,鱼虾也从清溪河里绝了迹。而今,昔时美景不复存在,清溪河成了一条死寂的河,在静默中独守孤寂。 本报综合

  ●你知道吗?

  古河道也是文物

  根据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古河道也是文物。地下文物是指地下和水下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物,包括:古墓葬、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居址、古作坊遗址、古寺庙遗址、古桥梁、古河道、古街道、古涵闸、古井、古窑址、古窖藏及其他地下遗存文物。地下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下文物的权利和义务。

(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