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湿地保护立法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候鸟和栖息地,是沿途22个国家共有的自然遗产。
报告说,必须采取许多措施来长久保护这些资源。除非做到本区域高速经济发展与充分的环境保护取得平衡,否则经济成果是短命的,极有价值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将会毁灭经济成就,代价高昂的生态灾难将会频繁发生。
同时,对现有的东方白鹳资源及其生境要减少人为破坏,尽可能地维持改善现状;在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开发时,一定要留出适宜的生境,主要是沼泽湿地、水域面积及筑巢乔木以供东方白鹳生存。充分利用尚未开发的沼泽地,及早地规划出沼泽鸟类自然保护区。
然而,在中国,目前仍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保护湿地的法律,这使得候鸟栖息地保护成为纸上谈兵。
东方白鹳
●特征:隶属鸟纲鹳形目鹳科,大型涉禽。体长约1.2米,翼展近2.2米,除飞羽黑色外,余部体羽白色,喙黑色,眼部裸区和脚为红色。
●食物: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小型啮齿类、蛇、蜥蜴、软体动物、蜗牛、节肢动物、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等。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数量已约2500只。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习性: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
●繁殖:繁殖期为4至6月。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到达我国东北繁殖地,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栖息和活动远离居民点,高处筑巢,每窝产卵3至5枚。
●迁徙:9月末至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
●在我国繁殖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江平原、兴凯湖,吉林省向海、莫莫格等。
●迁徙地:辽宁省沈阳、大连、营口,天津和山东长岛、东营等地。
●越冬地:江西鄱阳湖、安徽升金湖等。
(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