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特大盗墓案侦破 198件文物重归故里--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湖北随州特大盗墓案侦破 198件文物重归故里

2013年04月28日08:50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湖北随州,一座因曾侯乙墓闻名全国的古城。

  2011年中元节,随州郊外义地岗村外的荒地上,一夜之间出现了大大小小几百个坑洞--一起特大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就此浮出水面。

  犯罪分子盗走的文物中,有一件带铭文的“曾侯宝鼎”,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比著名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300年,堪称国之重宝。一年后,当公安机关辗转将这件国宝顺利追回的时候,它已经被转卖了6次。这件大案牵出了3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文物犯罪团伙,盗墓、文物转运、倒卖一条龙作业,犯罪嫌疑人涉及9省20多个地市,非法交易额超亿元。案件的侦破,终于让包括曾侯宝鼎在内的198件文物重归故里。

  古墓魅影

  这伙人穿着迷彩服,背着背包,头戴矿工灯,手拿洋镐、十字镐、铁钎、铁锹、“洛阳铲”、绳索、绞盘等工具,像鬼魅一般消失在一片漆黑的野地里。

  2011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中元节,也称鬼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

  傍晚时分,地处湖北随州市郊的义地岗村村民们有的来到房前屋后,有的走到荒郊野外,烧纸钱、燃蜡烛、放河灯,以这种方式祭奠先人。时值七月半,月亮应该很圆很大,但这一天,月亮在天空只露了一会儿脸,就被满天的乌云遮挡,不见了踪影。

  夜幕下,随州城里万家灯火,但城郊野地里却是一片漆黑。晚上10时许,村民们都已关门闭户,关灯熄火,早早入睡了。没有月光,也没有灯光,义地岗古墓群显得静谧而诡异。因为是鬼节,人们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夜晚一般不出门。

  夜色中,两辆越野车一前一后沿着偏僻的季仕梁路向义地岗村驶去。车灯划破了夜幕,显得格外刺眼。汽车绕过义地岗村,引来几声犬吠,但没有引起村民的注意。越野车又往前开了几百米,最后在义地岗古墓群附近的土路上停了下来。

  驾车的男子一口山东口音,对后面的人说:“俺们几个人先把工具拿过去,按白天做的记号先探,探好再挖。这个村里的狗特别多,大家动作要快,尽量不要用矿工灯,免得把巡查人员引来。你们几个人分头到前面路口去放哨,有什么情况,打俺们的电话。”

  山东人拉开车门,跳下车来,前后两车的人也都跟着他下了车。他们一共有十多人。这伙人穿着迷彩服,背着背包,头戴矿工灯,手拿洋镐、十字镐、铁钎、铁锹、“洛阳铲”、绳索、绞盘等工具,像鬼魅一般消失在一片漆黑的野地里。他们的脚步声惊飞了几只小鸟,惊动了几只田间的青蛙。

  不一会儿,田野里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光,接着传来“咚咚”的挖地声。这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引来村里的狗一阵一阵地狂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几位早起的村民发现田间地头出现了大量新土,想起昨夜的阵阵狗吠,赶紧向村里负责看护义地岗古墓群的村民报告。

  负责看护义地岗古墓群的村民得到消息后连忙前往巡查,发现一处古墓旁边有一个被树枝掩盖的探测井。他将这一情况汇报给随州市文体局,文体局立即派人与他一起到古墓群仔细查看,在探测井附近的地里发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坑,有的是“洛阳铲”挖的圆形探洞,有的是几米深的方形坑——显然,2011年的中元节,沉睡在地下2400多年的古曾国先人,被盗墓贼以野蛮的方式侵扰了。

  湖北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郊外,呈扇形分布着擂鼓墩、叶家山和义地岗等多个古墓葬群,均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据考证,那里是春秋战国时期曾国(今随州、枣阳一带)的王侯、贵族墓葬区。1978年,擂鼓墩曾侯乙大墓的发掘及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曾让小小的随州名声大噪。

  随州地下埋藏着无数宝藏,是个名符其实的地下博物馆。近年来,在修公路、建房屋等施工动土时,不时挖到古墓,农民刨土时,有时也会挖到青铜器。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特别是通过媒体的报道,随州文物名扬天下。不可避免地,随州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盗墓贼和文物贩子的目光,一批又一批盗墓贼带着“洛阳铲”等盗墓工具来到随州,对古墓进行疯狂盗掘。

  2010年9月15日,义地岗东周古墓群遭盗挖,文物保护人员闻讯赶来试图阻止,竟遭遇盗墓贼袭击;2011年4月以来,义地岗古墓群多次发生盗挖案件,7月14日深夜,犯罪分子竟采用爆破方式盗墓,气焰十分嚣张……

  8月28日,随州中元节古墓盗掘案发生两周后,民警又接到群众报案,义地岗古墓群于8月27日夜间再次被盗掘。

  随州市公安局曾都分局刑警和当地文物专家到被盗掘的古墓现场勘查。现场有一个深不见底的盗洞,周围有从古墓里挖出的五色土和从青铜器上脱落的铜锈。专家们根据现场情况推测,盗墓贼已打开古墓,盗走了数量巨大的青铜器。

  这是什么人干的?他们究竟盗走了什么文物?会不会从地底下偷走了类似编钟这样的无价之宝呢?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