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神树垃圾场不堪重负年底封场--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北神树垃圾场不堪重负年底封场

2013年05月08日15:40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北神树垃圾场不堪重负年底封场

  每天消纳垃圾超过900吨 垃圾山比两个景山还大

曾经花园式的北神树

北神树现状

  从东南四环路沿京沪高速向东南行驶,大约8公里,便进入了通州次渠乡辖区。

  相传,明代以前,梁山泊两个道士到此,带来桃树苗栽培,桃林结果累累,被称为神树。于是,桃林北边的村落便得了北神树的地名。时至今日,神树不得其踪,但北京的第一个现代化垃圾卫生填埋场——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却实实在在建在这里。每天,都会有超过900吨来自东城、朝阳、亦庄的垃圾运来进行卫生填埋。从1997年建成到现在,在持续填埋了15年后,北神树再也容纳不了更多的垃圾。今年年底,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54米高的垃圾山将最终完成封场,将种上绿树红花变身景观山,而封场后的垃圾山差不多相当于两个多景山。

  现状

  垃圾山每月长高2米

  在车载导航的帮助下,穿过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一栋栋厂房,又绕着北神树村周围足足转了20多分钟,一片开阔地面上鼓起的一座40多米高、覆盖着绿膜的小山包终于从一排排房顶上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探出头来。跟在一辆辆厢式垃圾车屁股后头,记者这才一路找到了“隐蔽”在科创东三街南侧的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

  中午1点19分,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门口的小路上鲜见行人,路两侧聚集的家常菜、沙县小吃等小饭馆看起来冷冷清清。路上最常见的是一辆辆密封得严严实实的厢式垃圾车,轻车熟路地往科创东三街上一拐,在门外设立的地磅上称重后,便熟稔地开进了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大门,扬起一阵烟尘。随后,一辆喷水车绕着填埋场及周围来来回回地行驶,车尾部洒出一片降尘的水雾。1点32分,仅仅13分钟,就已经有7辆垃圾车驶入了填埋场的大门。

  黑底金字的北神树卫生填埋场招牌后面,竖着三根旗杆,中间最高的一根上抬头能够仰视到高高悬挂着的五星红旗。旗杆背后,就是覆盖着绿膜的高耸垃圾山,高度早已经远远超过了旗杆的顶端。旗杆一侧,一块LED的显示屏在滚动播放着一系列的数据,硫化氢检测值、氨检测值、臭气检测值……

  李腾,36岁,今年年初上任的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场长。开上面包车,李腾带着记者向巨大的垃圾山上爬去。

  从铺好绿色厚膜的垃圾山山顶向下眺望,只见运到这里的生活垃圾被垃圾转运车轰然倾倒在绿色小山的工作面上,烂菜叶、西瓜皮、塑料袋、包装盒等等垃圾混杂在一起跌落下来。随着垃圾的散落,垃圾挤压后形成的汤汤水水也随之流淌下来,迅速渗入垃圾山中,恶臭扑面。随后,一辆推土机驶来,将垃圾打散推平,再由巨型碾轧机将垃圾压平、夯实。作业面涨起2米后就被推平、压实,用黄土完全将垃圾覆盖。李腾说,这样做不但可以将垃圾的臭味盖住,还能抑制细菌的繁殖,防老鼠。

  垃圾山下不过是3级左右的微风,但等爬到山顶,风力骤然增至6级,记者在垃圾山边缘拍照时,一个踉跄差点被风吹到山下去。李腾指着垃圾山外围一些6米到12米高的铁丝网告诉记者,这些叫做防飞散网,遇到刮风,垃圾中的塑料袋会飘得满天都是。垃圾场周围就必须建起1/4圈的防飞网。垃圾里的塑料袋糊在防飞网上,一旦贴满了,连防飞网都能直接被掀翻在地。所以,每次遇到刮风的时候,就得派出专人去防飞网前面专职摘塑料袋,一人一个尖头的大长竹竿,追着塑料袋扎;飘出垃圾场的,挂到外面树上的,人都得跟猴似的上树去摘。“人不够的时候,也不分什么场长、员工、技术员了,我们都得上。”

  北神树一共有两个垃圾堆,老的垃圾堆堆体已经有45米高,被防风、防水、防臭味泄漏的厚膜覆盖;新的垃圾堆也已经有22米高,并且还以每个月2米的速度在“长高”。李腾指指记者头顶上说:“到年底,你站的这个地方也会被堆满9米高的垃圾,整个垃圾山的高度会长到54米,那时候就该封场了。”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