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龙舟竞渡是端午最盛大狂欢 屡下禁令难阻民间热情【3】--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广州:龙舟竞渡是端午最盛大狂欢 屡下禁令难阻民间热情【3】

2013年06月11日08:15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禁渡

  斗龙火拼

  官府头疼

  龙舟竞渡是一场几乎人人参与的民间狂欢,但历朝历代官方都有非议,到了清代,朝廷不但明令禁止龙舟竞渡,还严令地方官加强巡视,将违规者用枷铐起来,游街示众。政府为什么要跟老百姓对着干呢?

  一来,造龙舟、扒龙舟、龙船饭……花费不小,这笔钱从哪儿来呢?一般是宗族的“龙船会”召集乡邻一起凑。这种“凑份子”很难做到全凭自愿,常有“勒捐”现象发生,搞得一些穷人倾家荡产。

  二来,械斗几乎与龙舟竞渡如影随形。在往日,赛龙舟一般都是以宗族为单位的,相邻宗族平常难免有纷争,“趁景”时如果狭路相逢,往往会引起一场恶斗。以前人们造龙舟的时候,挠的质地都造得很坚硬,且没有挠头,就是为了打架方便。

  广州昔日流传的民谣将这“打架热”说得活灵活现:“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

  平常有积怨者,彼此的龙舟在“趁景”时碰上了,难免大打出手;“斗标”过于激烈,也常引发火拼。1907年第26期的《时事画报》就有一则《竞渡毙命》的新闻,称当年石湾的龙舟赛上,有一艘龙舟试图作弊,结果触发众怒。“立起争端,彼此持枪相向,当场轰毙罗畔乡罗姓人一名,受伤两名。”这动不动就要擦枪走火,是够让官府头疼的。

  龙舟表演

  水上秋千好惊险

  秋千是很平常的民间娱乐项目,但古时龙舟赛上的“水上秋千”表演就大不相同了。

  《顺德县志》记载:“赛事通常在五月初一开始,形式有两种:一为‘趁景’,又名‘出游’,一为‘斗标’,又名‘竞渡’,前者侧重表演技巧,龙船大者长达十丈八丈,可坐七八十人,出动时安上木雕漆彩的龙头龙尾,插彩旗罗伞,并各有铜锣和大鼓,按锣鼓节拍划动,并由健儿在船上表演秋千戏,以矫健惊险取胜。现代已无秋千戏。”

  这个水上秋千怎么表演法呢?原来,大龙船上,秋千架安于船头,船尾有人击鼓。鼓声一起,表演者登上秋千,渐渐荡起,鼓声越来越急,秋千越荡越高,待到与秋千架平行时,表演者突然放开秋千绳,翻一个筋斗,跃入水中,压出一股漂亮的水花。这样的水上表演,与今天的跳水运动相比,观赏性要强很多。

  端午节当天,家长会带着孩子,在龙舟划过的河水里游泳、洗澡,叫做“洗龙船水”,孩子可以强身健体,疾病不生,成人则不会再有被溺毙的风险。(王月华)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