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共話明天”主題論壇活動在人民網成功舉辦

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王玫)2016年5月4日,為宣傳落實中央《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精神,弘揚“五四”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營造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良好發展環境,用好新媒體多元互動平台展示優秀人才創新創業經驗,人民網與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於“五四”期間聯合召開“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共話明天”主題活動,邀請杰出青年代表分享創新創業智慧及奮斗感悟。
本次活動邀請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副主任、80后教授、博導陳巍,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楊旸,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尹璋琦博士,創業代表元碼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首席科學家田埂,青橙創客教育創始人、CEO李寅五位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代表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魏玉保、青年政治學院的鄧志英兩位學生代表。本次活動由科技部人才中心調宣部副主任田曉冰主持,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郝強應邀出任點評專家並為本次活動作總結發言。
整場活動分為青年代表演講、學生現場提問兩個環節。在演講中,陳巍教授以32歲的克勞德·香農在1948年提出的信息論作為引子,深入淺出地為大家做了信息科普,對什麼是信息、信息與我們生活的關系,以及這位科學家在青年時代作出影響世界的成果所帶給今天青年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啟示做了闡述。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的楊旸研究員回國前在倫敦一所大學已經工作五年。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與妻子一起回國。楊旸飽懷愛國熱情,將人生哲學通過擬物化的比喻——樹和太陽、樹和土壤以及樹木和樹林的關系闡述得既清晰又生動,深受網友歡迎。楊旸認為,青年科技人才對未來創新創業的選擇,歸根到底還是要取決於每一個年輕人自己追求的夢想是什麼。通過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為國家的富強添磚加瓦,最終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楊旸的演講道出了青年人的心聲。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尹彰琦代表30歲上下的年輕人把他從論文到科研學習如何追跑國際大師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大家進行了分享。兩位科技創業青年代表元碼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首席科學家田埂,青橙創客教育創始人、CEO李寅則是通過創業故事、科研學習體會的分享,為同在創業路上的青年人撥開雲霧,互相鼓勵。
在學生提問互動環節中,兩位學生代表將征集來的最具代表性問題一一拋給嘉賓。學生們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還會有哪些突破充滿期待,問到信息行業的三位大同行青年專家:AlphaGo戰勝人類是否開啟了人工智能的元年?對這個問題場上幾位嘉賓都參與了討論。同時也對創新創業的人生選擇、人才流動的政策方面的引導、新技術如何進行產學研結合等問題進行了提問。
最后,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郝強認為“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創新、綠色、協調、共享、開放五大發展理念,對我們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務。任務非常繁重,時間也非常緊迫,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為宏偉的事業、為實現中國夢、實現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指標作出新的貢獻。
郝強強調,《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圍繞著人才的培養、使用、激勵、評價等,提出了30條舉措改革措施。這些改革措施的落地,將進一步優化人才成長、人才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激勵創新創業人才的成長。同時,作為人才管理服務部門,郝強認為肩上的擔子很重,有責任、有義務、有激情進一步為科技人才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次活動氣氛輕鬆,青年才俊思維活躍,學生提問緊扣時代主題、熱點活潑,體現青年人的活力與張力。對宣傳落實中央人才政策,努力營造創新創業成長環境起了積極作用,樹立了網絡化時代正能量青年典范。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