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斌副主席在大没岸村看望病人。
濮阳县王称堌乡付庄村村民张志强笃信天主,但一天天加重的病情让这个40岁的壮汉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手术后,他行动自如了,逢人就讲,“以后,我就信九三学社啦。”
“本来我有个幸福的家庭。2000年开始,我疼痛难忍、坐卧不安,整天东奔西跑、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的钱,女儿也没法上学了,我真想一死了之。”首例手术病人任金刚激动地说:“九三学社帮助我治好了病,又资助我的女儿继续上学……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是想告诉孩子:记住这些恩人!”
调研组收获了太多的感动。
“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
用科学手段和方法分析病因,找出规律,进而实现有效干预,达到防患于未然标本兼济目的,是丛斌及调研组此行的主要任务。
刚下火车,丛斌就立即向九三学社社员、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同心康福行动主刀医生张士杰,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主委张亚忠等详细了解当地髋关节骨病高发因素的情况。
5月28日,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召开的座谈会上,丛斌一行与医院领导班子和部分医务人员就如何从分子病理学、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髋关节骨病发病规律问题展开探讨。该院大量进行髋关节骨病手术,但尚未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发病率、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丛斌建议,建立股骨头坏死的骨库,搜集实体标本,对病因分门别类加以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制,提升医院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
5月29日的座谈会上,各领域专家建言献策,研讨更加深入。丛斌认真听取了专家意见,表示要继续组织力量用流行病学方法从社会、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及分子生物学等诸多角度进行系统研究,从而确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争取大病救助等国家现有政策;为濮范台地区进入国家连片扶贫开发建言献策,从根本上为老百姓谋福祉。
打造多党合作深度扶贫典型
九三学社“同心康福行动”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力争通过 “就医、就学、就业”等系列帮扶行动,使这些贫困家庭就医有保障、就学无顾虑、就业高质量;力争通过九三学社“典型带动”和“参大政”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示范带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争通过3到5年将九三学社“同心康福行动”打造成多党合作深度扶贫典型、助推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平台、九三学社提高参政能力的载体。
“本应该被我感动的,反过来也深深感动了我。”企业家冯世翔见证了许许多多感恩的场景,这位80后九三人分享了九三学社的荣誉、体味了回报社会的幸福,坚定了人生价值的认定。“因为有爱,我们同在。”
“‘同心康福行动’不是见好就收,而是持续跟进、服务到底,打造老百姓急需的社会服务工作链条,是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丛斌从政治和社会心理上阐释了同心康福工程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生活幸福,既体现了爱国爱民的仁人大爱,也传承了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终极追求”。
“同心康福行动”在中共河南省委、濮阳市委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下扎实推进,“同心”的含义也在于此。“要把同心康福行动打造成时间上可持续、内容上可拓展的“同心”品牌工程,打造成助推濮范台区域发展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打造成多党合作深度扶贫的典型。”中共濮阳市委统战部部长王载文一番话说出了大家心声。(戴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