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马亚洲第一炮曝光 口径超大射程远超美俄
|
2014年05月06日15:56 来源:环球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0.78英寸)(美国为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毫米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火炮种类较多,配有多种弹药,可对地面、水上和空中目标射击,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原文配图:北方兵器工业城的亚洲第一炮。
简介资料:
从1988年6月到1991年10月期间,203mm火炮系统分四个阶段总共进行了八轮靶场射击试验,实际射弹总计235发。1988年6月随着摸底炮一声炮响,我国在与国外联合研制中首开记录的响了203mm火炮的第一炮,震天动地的炮声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军工的火炮研制实力。在与西班牙同时研制203mm牵引炮实验炮的过程中,又是我国首先进行了射击试验。
科研人员克服大口径火炮试验的种种困难,每次射击实验都做到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力求使用较少的弹数 取得尽可能多的技术参数。通过几次靶场射击试验,考核了新型发射药的安全性、稳定性,选取了发射药类型;初步确定了全号装药的内弹道特性;通过全膛底凹弹和圆柱底凹弹的对比试验,确定今后重点发展圆柱弹,并对圆柱弹的最大射程和地面密集度进行详细测定;考核测定了炮身强度、弹体强度、火炮主要零部件结构应力、炮口制退器效率和冲击波场;评估了自行摸底炮的改造成果以及牵引炮展开、撤收等一系列机构动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射击试验证明,203mm火炮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正确,技术原理可行,具备优异的性能和发展潜力。203mm火炮系统初步研制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大口径压制火炮的空白,使我国在炮、弹、药的生产技术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0年12月兵器工业总公司和兵器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成功组织了203mm牵引炮、自行摸底炮以及全膛榴弹、圆柱榴弹的汇报展览,得到了国家、中央军委和兵种有关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的重视和支持,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国务委员、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任谢光,国防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海军副司令张序三,兵器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来金烈等领导同志;总参,总装,总参炮兵部、炮研所,海军有关技术部门和各大军工院校等单位都先后到场参观,对研制成果表示肯定,并提出了重要的指示意见。
![]() | ![]() |
(责编:赵英梓、秦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