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马亚洲第一炮曝光 口径超大射程远超美俄

2014年05月06日15:56  来源:环球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因为是国内首次研制203mm口径的火炮,经验不足,再加上研制时间较短,203mm火炮系统的整体设计必然存在很多不合理或者不明确的地方,通过射击试验使试验炮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得到充分暴露,其中比较大的问题有:

(1)炮口制退器设计效率过高,实测结果在65%以上,难以调整冲击波场的分布和对炮手的影响,同时带来较大的炮口震动。在炮口制退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低于机械性能要求的材料,结果导致1991年9月第二射击轮试验时发生了炮口制退器断裂,火炮翻转180度,折断大架的严重事故。

203mm火炮的炮架设计有浓厚的欧洲血统,但是硕大双室冲击炮口式炮口制退器却透露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正是这个炮口制退器给火炮射击试验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2)火炮架尾轮着地随行牵引的设计结构新颖,但是实际使用时可靠性较差。火炮的45倍径身管长度过大,为了保证牵引车的牵引和回转,使用了长达3.5m的牵引杆,进一步恶化了牵引可靠性。

(3)设计时虽然采取了各种减重措施,火炮的战斗全重仍然接近17t,作战时如果单纯依靠人力推拉火炮进出阵地将十分不便,火炮行军—战斗转换过程也较为繁琐,需要操作的环节过多。

(4)对远程全膛榴弹的特性掌握仍然不够全面,初步试验表明,该弹章动较大,散布精度难于控制,要想达到实用程度,还需要对它的气动特性、外弹道飞行性能乃至加工工艺过程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

(5)试验表明卡口式炮闩的结构原理可行,火炮装配以后能够开闭锁并在射击中闭气,但是对它的结构工艺性考虑欠周到,闩体卡口结构的突齿比较锋利,容易造成损伤,沉重的闩体会形成一定的下沉量,装配和工作时又没有对中调整环节,很容易形成结构误差,影响开关动作和闭气效果;射击试验中还发现炮闩连接板的紧固螺栓设计不合理,火炮射击时极易震松,并多次发生剪断。

(6)旋转输弹机的两用设计,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但是由于弹丸与装药无论重量、外形尺寸、结构强度、输送行程、输送速度都有较大差异,为了满足两方面的要求,设计中对输弹机夹持力度、输送流程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平衡和取舍,输弹机成品控制环节多,液压元件多,对加工质量要求高,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实用性,还需要继续掌握与改进。另外,两用自动输弹机仅负责弹丸和药筒的装填动作,仍然需要人工向输弹机上运送弹药。为了能够实际达到3发/min的最大射速,有必要为国产203mm火炮增加类似瑞典FH-77式155mm加榴炮那样的液压吊弹系统。

(责编:赵英梓、秦迪)
新闻检索:    
羊年真的会惨吗?羊年真的会惨吗?
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
[一语惊坛]收入差距尚且"讳言",分配不公如何"开刀"?
[论坛]美派三航母迎接胡总出访?·六国要联合对抗中国?
[访谈]党国英谈农村城镇化·外交部李松谈伊朗问题
[辩论]  花千亿投资迪斯尼,值吗?·你认同买不如租吗?
[博客]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
[博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
“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
“手机民意直寄总理”“手机民意直寄总理”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