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社区

致敬教师节特别报道

乡村教师袁定芬:我的幸福与烦恼

2014年09月09日15:15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彭心韫)今年52岁的袁定,17岁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在村小教书,现今教龄已达35年,她说:“别的职业我不会,也不愿意做,这辈子我就想当老师,把当老师这一件事做好就够了。”

  1979年,袁定高中毕业,那时,村里缺老师,她便留在了老家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天星桥村,在村级小学当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2000年,民办教师编制转正,袁老师调到土城镇天星桥村小坝中心小学工作。在这里,有老师12名,学生180多名,其中半数是留守儿童。

  袁老师的课外功课:每周两次家访

  留守儿童多是许多村级小学的普遍现象,袁老师喜欢孩子,特别喜欢留守儿童,按她的话说,越是父母关心不到的孩子,她越要给她们爱,越是不听话调皮捣蛋的孩子,她越要费心关怀。她说:“家访是必须的,每周至少去两个同学家,这个习惯我坚持了35年。”

  袁定说:“我班上的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叔叔、姑妈带在身边,他们对孩子的照顾就是吃饱穿暖,而我觉得,真正的爱是像爸爸妈妈一样,跟他们谈心、教他们自信进取。所以课堂之外,我每周都要做两次家访,一个学期下来,全班孩子的家我就能跑个遍。看看他们在家的生活状态、跟他们的爷爷奶奶交流他们在学校表现,或者只是检查一下孩子们在上学路上有没有什么危险地段,都是很有用的。我跟这些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比他们父母要多,这让我比他们父母更具体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看着他们渐渐懂事,我好欣慰。”

  上学期,班上的范润兰和罗文星两位同学的家,袁老师去得格外勤。两个孩子父母不在身边,跟爷爷奶奶又少有交流,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袁老师不仅去他们家里了解情况,嘱咐爷爷奶奶多关心孙儿的生活,还利用周五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在学校用视频联系两个同学的父母,让他们视频通话。两个同学很受鼓舞,上学期期中考试进步了不少,袁老师说:“不是他们变聪明了,是因为他们感受到爱了。”

(责编:彭心韫、邓志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